首页看点|阅读新时代,数字如何与传统共生共荣

发布一下 0 0

交汇点新闻开设的“首页看点”栏目,每天通过关键词,为您推荐最及时的新闻资讯、最重要的热点事件、最值得铭记的人和事。今天,我们推荐的关键词——阅读新时代。

2021年江苏省居民综合阅读率达90.23%,被调查居民人均阅读电子书10.24本(篇),纸质图书5.78本……21日,江苏省全民阅读办和江苏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在南京联合举办2021年度江苏省居民阅读状况调查新闻发布会,并发布调查结果。

从调查数字来看,去年全省居民阅读状况呈现“一稳、三增、双降”的特点,数字阅读量和数字阅读率双双增长,纸质阅读量和纸质阅读率双双下降,反映了江苏省居民阅读习惯的新变化和新趋势,也引发了读者和专家的深切思考。

首页看点|阅读新时代,数字如何与传统共生共荣

2021年度江苏省居民阅读状况调查新闻发布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余萍/摄

“一稳、三增、双降”

2021年,江苏全民阅读整体呈现居民阅读状况不断改善、公共阅读服务效能持续提升的良好局面。 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负责人介绍,2021年“江苏居民阅读指数”达75.49,比2020年上升1.22,13个设区市的指数均实现增长,充分反映了过去一年书香江苏全民阅读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具体数据显示,2021年,江苏省居民阅读状况呈现“一稳、三增、双降”的特点。“一稳”是指阅读人口基本保持稳定;“三增”是指人均阅读时长、数字阅读率、数字阅读量增长;“双降”是指纸质阅读率、纸质阅读量双双下降。

首页看点|阅读新时代,数字如何与传统共生共荣

江苏人历来以爱读书、善读书著称。2021年,全省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为90.23%,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综合阅读率为94.27%。农村居民综合阅读率为78.98%。2021年,江苏居民人均每天阅读时长为77.79分钟,较上年增加7.32分钟。

在阅读习惯方面,江苏人越来越多地选择数字阅读。成年居民电子媒介阅读率为87.60%,较上年提高1.13个百分点。电子书阅读率为64.38%,较上年提高1.38个百分点。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10.24本(篇),较上年增加0.13本(篇);“听书”日益受到江苏人欢迎。数据显示,2021年,江苏居民听书率为37.93%,较上年提高2.28个百分点;人均听书为3.26本(篇),较上年增加0.33本(篇)。

首页看点|阅读新时代,数字如何与传统共生共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纸质阅读率、纸质阅读量的下降。 2021年,江苏省居民纸质图书阅读率71.72%,较上年下降1.35个百分点;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5.78本,较上年下降0.47本。

2021年,在对阅读服务设施的评价上,江苏居民的知晓率和满意率有所上升,但对阅读设施的使用率却在下降;对于2021年全省各地展开的阅读推广,居民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均有所上升。

数字阅读已成主流阅读方式

数字阅读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青睐,成为主流阅读方式,是2021年“江苏居民阅读指数”透露出的重要信息。

涌动的人潮挤进地铁,越来越多的人拿起手机看电子书;打开听书软件,戴上耳机,边做家务边用耳朵“阅读”;躺在床上放松疲惫身体,顺手浏览读书公众号的最新荐书……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很难有大量时间去静心阅读纸质书,而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又不断增长。这种情况之下,数字阅读成为很多人的重要阅读途径。

在医院工作的南京市民俞曦在朋友圈晒出了她的“阅读勋章”,引起朋友们的啧啧称赞。6年时间里,她在微信读书上读了377本书,目前正在读的是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读书App上书很多,等于把图书馆纳入掌中。用微信读书也很方便,随时随地就能掏出手机阅读,很好诠释了欧阳修所说的‘马上、厕上、枕上’的‘三上读书法’。”她如此形容数字阅读具备的优势。

首页看点|阅读新时代,数字如何与传统共生共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国内主要数字阅读平台数据显示,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Z世代”,对于电子书比其他年龄段接受度更高。为了吸引年轻用户,微信读书、当当云阅读、掌阅等各类读书App不断融入适合年轻人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的新方式、新元素,利用好书打卡、邀请好友、积累阅读时长等功能换取免费阅读时间。手指点击屏幕,会出现很多别人的阅读感想,通过分享阅读感悟找寻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爱好等,进一步实现互动交流,产生情感共鸣。

“去年我读了十多本小说,都是利用闲暇时间读完的。”在媒体工作的‘00后’女孩周晓诗手机里有四五个读书类App,“我关注的读书类公众号上有各种类型的图书推荐,好评书摘,简读拆读,可以在短时间获取书籍精华,解决没有时间找书读的困扰。”

用耳朵“阅读”,与书香为伴。“听书”是近年来兴起的又一阅读方式。几个月前,苏州公司职员汪晓艺购买了蜻蜓FM的超级年卡,成为其亿万用户之一。“有声书的语言比单一文字有感染力,让读者置身其中。与其说是朗读,更像小说二次创作,让书中人物立体鲜活起来。”疫情宅家期间,汪晓艺听完了好几部精彩的有声书。

首页看点|阅读新时代,数字如何与传统共生共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听书火爆,使有声读物平台迎来爆发式增长,咪咕、蜻蜓、考拉、荔枝、喜马拉雅FM、樊登听书、懒人听书等App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在线音频市场规模呈现增长趋势,预计2022年在线音频市场规模将达312.0亿元,同比增长41.8%。

顺应数字阅读的快速发展,江苏省各大图书馆、图书出版单位也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进入4月以来,《路过你生命的每个人》《天真生活》《伟大的孤独》……一本本好书,通过南京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百馆荐书 全省共读”栏目呈现在读者面前。据了解,“百馆荐书 全省共读”是南图联合省内公共图书馆共同面向读者推出的数字阅读推广项目,为读者提供扫码看书的免费阅读服务,被很多南图的粉丝亲切地称作“掌上图书馆”。

被“冷落”,纸质阅读该何去何从

数字阅读的兴起,必然对纸质阅读形成冲击。2021年江苏省居民综合阅读率显示,去年江苏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5.78本,较上年有所下降。居民对阅读设施的使用率也呈下降趋势,较上年下降1.21个百分点。到图书馆、实体书店、基层书屋阅读人群比上年分别下降0.24、6.03、2.48个百分点。阅读设施使用率的下降,一方面固然有疫情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数字阅读和线上购书兴起有关。而今年3月的一次调研显示,近几年全省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纸质图书、报纸和期刊的借阅量,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

首页看点|阅读新时代,数字如何与传统共生共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纸质阅读率、阅读量“双降”,引发了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徐雁教授的深思。在他看来,纸质图书能够带领读者沉浸到专心致志、宁静致远、沉思默想、豁然得悟的心理状态,使人开卷有益,读书得道。他认为,阅读要从娃娃抓起,就要从阅读纸质图书抓紧抓实,然后才有希望实现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乃至书香江苏、书香中国这一系列美好愿景。他建议,江苏各地级、县级市,应率先普及建立少年儿童图书馆,省内所有幼儿园要建立有一定数量和相当质量的绘本图书室,通过多种举措,让孩子们从小就培养起阅读纸质图书的习惯。

南京天正小学语文教师、全国“百班千人读写计划”导师李华认为,短时间内,纸质阅读不可能被数字阅读取代。从蔡伦造纸算起,中国纸质图书已有数千年历史。不管是排版、装帧,还是捧在手中文字在指尖流动的感受,纸质书更能让人体会阅读之美。现代研究也证明,纸质阅读更有利于知识逻辑性强、体系化程度高的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数字阅读则容易停留在浅阅读阶段。作为老师,李华建议,学生应该将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相结合,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

首页看点|阅读新时代,数字如何与传统共生共荣

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数字化中心副主任蔡立看来,不管是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优质内容始终是关键因素。“对于数字出版来说,必须依托于传统纸质出版中丰富的内容资源,实现纸质朝电子化的转变。”归根结底,不管阅读形式如何变幻,优质内容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都是阅读的途径,并非谁取代谁的关系。”徐雁教授说:“左书右网,并行不悖,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二者取长补短,共生共荣,才能使读者感到阅读的美好。”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 吴雨阳 姚依依

编辑: 姚依依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89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