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消息,近期联大正在讨论一项关于限制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否决权的提案。该提案指出,联合国五常在行使否决权后,必须在10天内召开联大会议,证明自己使用否决权是合理的。提出限制草案的列支敦士登称,该决议是为了加强多边主义。
目前这份提案已经有50多个共同提案国,美国、德国以及日本等国均在列。在俄乌背景下,这份提案显然是美国主导发起的,目的是针对俄罗斯,削弱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中的地位。而德国以及日本等国早就对五常的一票否决权有所不满,他们一直想要在联合国中获得更高地位,所以希望要么安理会增加席位,让他们也获得一票否决权,要么取消五常的一票否决权,削弱五常的地位。五常中除了美国支持该提案外,有消息称法国也会在投票中赞成该提案。中国、俄罗斯以及英国还未表态。
这份提案名义上是为了加强多边主义,但如果通过,带来的效果将与之相反,因为该提案一旦落实,必然将面临两大问题。首先,该提案不具备强制性。如果针对小体量国家的议案在联合国通过,那么这个国家只有照做,如果针对五常的议案在联合国通过,谁又来负责强制执行?
当某一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使用否决权后,拒绝在联大召开会议,或者联大投票结果认为该国使用否决权的理由不合理,接下来联合国又能采取哪些强制措施?所以该提案要想有效落地,必须要对《联合国宪章》的内容进行修改,这将动摇联合国的根本,目前不可能实现。
其次,如此做法有可能会引发新一轮冷战。联大投票,实际上就是各国站队。以美国的德行,肯定会在联大重要问题的投票中威胁各成员国,美国可是有这样的先例。2017年,联大就关于耶路撒冷地位问题的投票中,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向其余180个成员国发出威胁,逼迫他们与美国保持一致立场,否则将会对他们发起报复。特朗普甚至直接挑明,在投票中反对美国的国家,美国将会用经济手段报复对方。
正是因为有美国的存在,所以不少联大投票结果,反应的并不是各国的客观立场。若是这份提案投票通过,联大地位将得以提升,美国将会更加注重对各国的控制,所以该提案不但无法更好地推进多边主义,反而会掀起一场新冷战。
美国这次选择成为该提案的共同提案国,实际上还是想要进一步巩固自身霸权。美国对联合国相关决议向来是合则用,不合则弃。例如美国当初无视安理会,直接对伊拉克发动战争。
关于伊核问题,美国在安理会投票中受挫,结果干脆绕过安理会继续对伊朗施加制裁。所以对美国来说,联大的投票也好,安理会的投票也罢,只要美国认为不符合自身利益,统统都不会理会。这份提议对美国并不会造成太多影响,反倒是限制了遵守安理会决议的其他国家。
总的来看,列支敦士登提出的这一提案没有过多实际意义,想要在联大通过需要2/3以上的成员投赞同票,但目前该提案只有50多个国家明确表态支持。即使最终真的通过了,想要落实也很困难,因为联合国根本没有针对五常的强制措施。
对俄罗斯来说,这份决议的通过虽然不会影响到自己在安理会行使一票否决权,但在美国的操弄下,自己可能会面临更大的舆论压力。美国支持这一提案,正在让联合国沦为美国的舆论武器。如今联合国权威以及公信力不断遭到冲击,美国如此做法将会进一步加速联合国体系的崩溃。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