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晒一晒,防潮又提香?别傻了,再这么存白茶就废了

发布一下 0 0
白茶晒一晒,防潮又提香?别傻了,再这么存白茶就废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天气好的时候,喜欢窝在阳台边上的角落。

一边看书,一边喝茶,听屋外的风吹树叶声,顿觉时光静谧。

尤其是在冬寒散去,天气愈发暖和的春末初夏之交,阳光更是如新虫,鼓动了起来。

躲匿在屋中许久的人,是喜欢这种太阳的。

像晚风吹皱的江面上,纷纷扬扬洒下的一大片玫瑰红的细鳞片,舒适、温柔。

人要是在这种太阳下,话都说软了,心里想的都是为别人好的事。

白茶晒一晒,防潮又提香?别傻了,再这么存白茶就废了

这不,前几天就在某平台看到这样一条评论。

评论的人是这么说的:白茶容易受潮,趁天气不错,最好赶快拿出来放在太阳底下晒晒吧,晒过以后肯定更香。

哦买噶,看到如此不着边际的想法,当下真是倒吸一口冷气。

白茶晒太阳,这又是哪里得来的“传家秘方”?

因为人要晒太阳,所以连带着茶叶也要?这时候推己及人可真是用错了地方。

事实上,白茶的存放环境要素之一,就是要避光。

况且白茶非但是不能晒太阳,还要离光越远越好。

那么话说回来,白茶究竟为什么不能见光晒太阳呢?其中错在哪儿了?

白茶晒一晒,防潮又提香?别傻了,再这么存白茶就废了

《2》

白茶见光是“色”“味”皆失。

一物降一物,大自然中的任何东西,都会有它所被克制的天敌。

而众所周知,水汽是白茶存放的天敌。

当茶叶中的水汽含量增多,多余的水分,就会引导茶叶内含物质往不良的方向转变。

于是乎,白茶馥郁清新的香气悉数消失,换来的,则是不堪忍受的各种异味。

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存茶之人,没有一个不爱茶,对于茶叶的防潮工作,自是极尽用心。

把茶叶放在太阳底下去潮,就是他们爱护茶叶的方法之一。

然而对于茶叶来说,防潮是重中之重,避光也要时刻提上日程。

光线,是会折煞它们的。

白茶晒一晒,防潮又提香?别傻了,再这么存白茶就废了

白茶当中有丰富的色素物质,其中,叶绿素为白茶,带来鲜嫩新绿的外衣。

浅绿的叶背上,密布着点点白毫,仿佛初春草地上赶集而过的群羊,分外美丽。

但当光线毫无遮拦地照射到白茶身上时,美丽就此不再。

给白茶带来春天般新意的叶绿素,会遇光分解,失去原有的光彩。

同时,随着照射时长的增加,白茶会逐渐被氧化,被过度发酵,从而变红、变褐、变成不属于白茶的颜色。

太强烈的阳光,还会带来更加难耐的温度。

想想看,人在晒太阳的时候,还会“趋利避害”,太热了不舒服了,自然就进屋歇着去。

可白茶无声,只能默默忍受。

在过高的温度之下,不仅是白茶的有益物质会逐渐受热蒸发,内含营养也必然会受到损害,甚至发生劣变。

原本好端端的茶,就这样既掉色又失味,真是让人不禁怜惜。

白茶晒一晒,防潮又提香?别傻了,再这么存白茶就废了

《3》

晒茶防潮是饮鸩止渴。

古时有个人,为了解一时之渴,将鸩鸟羽毛浸制而成的毒酒,冒死喝下。

只顾眼前的困难,却想不到以后更大的祸患。

这样极端的做法,在如今看来,确实是愚钝而没有远见。

然而为了使白茶免于水汽的威胁,拿到太阳底下晒,又何尝不是另一种饮鸩止渴呢?

一面意图把白茶晒干,一面却在损耗白茶的香气和滋味。

这是在护茶?NO,这是在毁茶!

以前网络刚流行起来的时候,除了日常说段子,见网友,也是件时髦事。

但与此同时,因为“见光死”,从珍贵的网络一线牵,到从此不见的陌路人,屡见不鲜。

白茶晒一晒,防潮又提香?别傻了,再这么存白茶就废了

是的,见光死,久远又熟悉的词,在现刻看来,颇让人感慨良多。

白茶也会见光死,与上文不同,它是实实在在见了阳光,会“死”。

前面说了,白茶在阳光下是折磨,是煎熬,是色、味尽失。

在强烈的光线和过高的温度下,茶叶一刻也不停地“喘气”,像酷暑时分无法抑制留下的饱满大汗,茶叶的内在物质,也随之消逝。

这已经够惨了吧?不,最惨的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连防潮都是徒劳功。

将茶叶像晒被子一样,摊在太阳下晒,周围的水汽难免会侵入到茶叶当中。

时间一长,殊途同归,茶叶同样会吸附水分,从而走向变质受潮的结果。

这样想来,白茶晒太阳真是百害而无一利。

要想做到防潮,还是要从储藏的防潮措施入手,活水要从源头去。

白茶晒一晒,防潮又提香?别傻了,再这么存白茶就废了

《4》

白茶防潮做好密封是关键。

茶树,喜阴喜湿,在生长之初水分是不可或缺的原料。

比如高山中的云雾和降水,对白茶的“鲜”“嫩”就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但一旦将茶叶采摘下来后,干,便成了白茶毕生需要相伴的特点。

从仔细的工艺制作到后期的精心存放,漫长的过程之间,无一不是为了一个“干”字。

因为干,才能使白茶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中,得到良好的存放及转化。

想想看,若是白茶不断地与空气中的水汽发生反应,哪还有精力顾及自身,只能是“身不由己”。

要保持好白茶的干燥,市面上最为稳妥的方式,即三层包装法。

用一个铝箔袋、一个食品级塑料袋、一个五层厚的瓦楞纸箱,层层嵌套,然后做好内部的密封工作,扎紧袋口,不让多余的空气滞留其中。

白茶晒一晒,防潮又提香?别傻了,再这么存白茶就废了

铝箔袋和塑料袋的厚度足够,不必担心水汽和异味容易侵入。

再加上一个五层厚的纸箱,安心度更上一层,在防潮的同时,还可以起到碰撞后的缓冲作用。

三层包装后,便需要用胶带将纸箱四周角落仔细密封,以防水汽从缝隙处进入。

当内外的密封皆处理得当,便可以为纸箱寻觅一个好去处。

根据多年存茶经验来看,最好是少有人走动的书房一类,在保证干燥的基础上,房间还阴凉、避光、无异味。

选好房间后,离墙离地放置,平时不做过多打扰,必要情况下,可以打开空调或除湿机。

当然,这一切工作的最大前提,是首先要买到含水量达标,品质到位的好白茶。

毕竟自身含水量高,后期无论无何密封存放,都会与空气发生不良反应,变质,也是意料之中。

比起平白无故地晒太阳,白茶防潮,做好密封才是正途。

白茶晒一晒,防潮又提香?别傻了,再这么存白茶就废了

《5》

白茶晒过以后更香?

很多茶友会有日晒白茶更香的想法,通常来自于白茶加工步骤中的“日光萎凋”。

白茶在制作过程中,可以晒太阳,不假。

甚至日光于白茶来说,是锦上添花的存在。比如在同等条件下,室外萎凋的茶就会比室内萎凋来得更贵。

但认真说来,日光萎凋中的晒太阳,却不只是简单的“晒”。

何为日光萎凋?日光萎凋是借助阳光中的热量,促使水分和茶青中多余的内质,离开茶叶的一个过程。

换言之,日光萎凋,是决定茶叶含水量及品质,很重要的一个关键步骤。

既然如此,日光萎凋的做法,必不是简单的日光浴那么简单,其中的细节全是技术活。

白茶晒一晒,防潮又提香?别傻了,再这么存白茶就废了

首先,白茶在进行日光萎凋时,所需要的阳光是温和的、柔顺的。

茶农为了保证阳光和温度的适中,萎凋茶青的时间,一般选择在早晨、下午和傍晚的时候。

而若是没有把住时间,或者让茶青在炽热的中午接受暴晒。

娇嫩的茶青就会被烤热晒伤,叶绿素受损、养分受损、滋味通通受损。

其次,白茶的萎凋还需要薄摊薄晾,摊的时候不能让叶片之间距离太近,形成互相堆叠的状态。

否则挤压之下,茶叶便会围拢住水分离开的出口,在热量逐渐攀升的过程里,过度发酵。

白茶晒一晒,防潮又提香?别傻了,再这么存白茶就废了

最后,直接放在地板上晒茶更是灾难性的做法。精心的制茶,需要把茶青置放在离地70公分的萎凋筛上。

毕竟阳光猛烈的时候,地上的热量甚至能煮熟一个鸡蛋,鲜嫩的茶,则更是受不起。

仔细一看,做到日光萎凋的种种细节,茶叶才能承其原来的香。

而白茶在加工完成之后,多余的水汽已经被处理干净,何须又像晒被子一般晒茶叶。

多此一举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举两失。

白茶晒一晒,防潮又提香?别傻了,再这么存白茶就废了

《6》

晒太阳在很多方面,是件愉悦身心的好事。

人晒晒太阳,舒展皮肤,能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放了许久的被子晒太阳,暖和的余热晒进被中,带来温暖的感觉。

但对于白茶来说,从加工完成后的那一刻,晒太阳就与之无缘了。

巅峰状态下,色香味俱全。

日晒白茶后,色香味俱失。

若真是爱茶心切,担心白茶遇水受潮,会发生变质。

就让良好的密封工作,代替不靠谱的阳光晒茶,只要保护工作到位,任何亡羊补牢的措施,都是多余。

阳光晒茶,可千万别模仿。

更多关于白茶的知识

听说存老白茶,普洱茶,南方存茶转化快,北方存茶品质好?

从存茶包装、存茶环境,再到存茶时的禁忌,存白茶,看紧这些小事

参照茶叶店的存茶做法,能把茶存好?一次性披露三种错误存茶方法

散茶、饼茶、春茶、秋茶,不同的白茶该怎么存,晒晒我的存茶方法

绿茶冷冻,红茶冷藏,岩茶、白茶、普洱常温保存?这么存茶就废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89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