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第58天,加拿大前陆军司令或已赴乌作战,普京态度转变了

发布一下 0 0

反转之后再反转,戏剧之外更戏剧!

作为可能是本世纪以来最激烈的一场战争,眼前这场俄乌冲突的复杂、紧张程度和影响范围,显然都远远超出了外界预期。

正面战场上,有俄乌双方的激烈对抗和厮杀,也有战术、战略上的博弈,更有突袭、奇袭和“斩首”行动。

战场之外,则有美西方国家在经济、外交等领域联手合围俄罗斯,并通过军援基辅干预俄乌冲突。

眼下,战场内外的种种情况正在给俄乌冲突增添更多的变数与动荡,以及冲突升级、外溢的风险。

4月22日,俄乌冲突进入第58天之际,战场形势又迎来了2个新情况。

俄乌冲突第58天,加拿大前陆军司令或已赴乌作战,普京态度转变了

普京与绍伊古

情况一,普京改变策略,放弃攻打钢铁厂。

21日,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前往克里姆林宫,向普京汇报了俄军在马里乌波尔的作战情况——乌方守军,包括乌军、外国雇佣兵和亚速营在内共8100多人,其中约4000人被消灭,近1500人投降,目前亚速钢铁厂内仅剩1000多人,只需3到4天,俄军就能彻底拿下钢铁厂,结束马里乌波尔战役。

言下之意,马里乌波尔大局已定,亚速钢铁厂这最后一块“硬骨头”,被俄军攻破,不过是时间问题。

并且,按绍伊古的表态,俄军接下来将一鼓作气,直接强攻钢铁厂,彻底消灭盘踞在钢铁厂地下通道和地下室的乌方守军。

听完绍伊古的汇报,普京心中大定,神色更轻松也更自信,称赞了俄军的表现,并称参加马里乌波尔之战的俄军都是英雄,下令为这些俄军颁发国家奖章。

随后,普京态度一转,告诉绍伊古,取消强攻亚速钢铁厂的命令,理由是俄军没必要深入地下工事,遭受不必要的伤亡与损失,但需要全面封锁钢铁厂,确保“一只苍蝇都飞不过去”。

俄乌冲突第58天,加拿大前陆军司令或已赴乌作战,普京态度转变了

最后,普京还建议困守钢铁厂的乌方守军主动投降,俄方将依照国际法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待遇,以及所有的伤员都将得到适当救治。

也就是说,随着普京改变决定,亚速钢铁厂,俄军不打了,将通过围困、封锁的方式,迫使里面的守军主动投降。

很显然,这又是带有“普京特色”的一次变招,至于背后的考量,也是非常丰富的。

1,马里乌波尔战局已定,拿不拿下钢铁厂,对于整体局势而言,已经没什么影响了。

因此,与其大费周章攻打钢铁厂,倒不如以“困兽之斗”的方式,迫使里面的人主动投降。毕竟,如今主动权在俄方手上,时间拖得越久,乌方守军越不利。

2,虽然俄军已包围钢铁厂,但要想通过强攻拿下,需付出巨大的代价。

毕竟,该钢铁厂建立之初,就是为了抵御大规模战争,易守难攻且有着复杂、坚固的地下工事。

再加上,前几天,俄军在钢铁厂内发现乌方布置的MON-50和MON-90定向反步兵地雷,它们被《渥太华禁雷公约》明令禁止使用,而乌克兰于2020年称,已经开始逐步销毁这批违禁地雷了。

俄乌冲突第58天,加拿大前陆军司令或已赴乌作战,普京态度转变了

但如今来看,亚速钢铁厂内的军火库中,依旧有不少杀伤力大的违禁地雷,俄军贸然强攻,乌方守军殊死反抗,伤亡与损失会更加巨大。

3,马里乌波尔之战,确实不能再拖下去了。

目前顿巴斯之战已经打响,俄军作战主力需要尽快前往顿巴斯,推动俄乌冲突的整体落幕。

22日,顿涅茨克武装便表示,他们的突击队已开始从马里乌波尔撤离,赶往顿巴斯了。在这之前,车臣部队已先行一步,赶到了顿巴斯,并拿下了鲁比日内市和克里米纳。

总之,马里乌波尔已经打了一个多月,战事久拖不决,俄军的战略进度被严重拖缓,这对“久战于国门之外”的俄军来说,将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危机和隐患。

4,全世界都在关注俄乌冲突,俄军若强攻钢铁厂,需要付出多少代价先不说,美西方国家势必会打着“人权卫士”的旗号,指责俄罗斯,令莫斯科面临更大的外交压力。

俄乌冲突第58天,加拿大前陆军司令或已赴乌作战,普京态度转变了

5,俄军合围钢铁厂后,基辅方面的态度非常积极,不是表态愿意与俄“无条件谈判”,以挽救钢铁厂内的守军,就是呼吁俄方看在“复活节假期”的份上停火4天,给乌方平民撤离战区预留时间。

基辅此举,除了表面上传递的“乌克兰不会放弃任何一个自己人”信号之外,还不由让人怀疑——钢铁厂内部是否真的有来自北约的“大鱼”,让基辅不得不紧张,并想方设法救援?

这种猜测并非空穴来风,一周前,俄方便在投降的乌方人员中,发现了法国兵团士兵的身影,还有大批来自美英法德等国的雇佣兵。

所以,不论是为了俄乌谈判预留筹码,还是更好地反制美西方国家,亦或是对臭名昭著的亚速营进行审判,俄方都有理由“留钢铁厂内的守军一条生路”。

并且,随着战事推进,越来越多的内幕被曝出,普京选择“放弃强攻”钢铁厂的决定,似乎也愈发正确了。

情况二,加拿大前陆军司令,或许已赴乌作战。

俄乌冲突第58天,加拿大前陆军司令或已赴乌作战,普京态度转变了

特雷沃·卡迪厄

22日,加拿大国防部证实,从军30多年的加拿大陆军司令特雷沃·卡迪厄,已于4月5日退役,但拒绝透露他的具体去向。

对此,西方媒体一度盛传,卡迪厄退役后已动身前往乌克兰,参加了对俄军的战斗,并且很可能就在战斗最激烈的马里乌波尔。

在这之中,3个细节不容忽视。

细节1,卡迪厄是加拿大军中颇具威望的将领,并一度被认为是最有望接任加国防参谋长,即最高层军事指挥官的人选。

并且,卡迪厄刚在去年10月,被任命为加陆军司令,确实称得上是“前途一片光明”。

细节2,表面上看,卡迪厄退役的最直接“导火索”,是他被指控涉嫌性行为不端,并被暂停了军队职务。

不过,目前加拿大军方对卡迪厄的调查仍在进行,还没出结果,他却匆匆决定退役了,这显然也说不过去。

细节3,无风不起浪,卡迪厄“离奇退役”,加拿大国防部对其行踪“百般遮掩”,再加上加拿大政府对乌克兰不余遗力地支持,确实有理由怀疑——卡迪厄退役后可能来到了乌克兰作战。

俄乌冲突第58天,加拿大前陆军司令或已赴乌作战,普京态度转变了

若再大胆一点猜测,这位颇具威望且有望成为加军最高指挥官的将领,很可能是“主动退役”并带队前往乌克兰作战。

毕竟,针对卡迪厄的调查并未得出结果,卡迪厄“立下战功”回国后,仍有望成为加国防参谋长。

此外,在这之前,法国《费加罗报》也援引法情报机构人士的话称,美英特种部队自俄乌冲突发生以来,便一直驻扎在乌克兰,并且还是英国特种空勤团(SAS)和美国的“三角洲部队”。

同时,在乌克兰宣布组建“外籍兵团”后,被称作世界顶级狙击手之一的加拿大狙击手瓦力,也来到了乌克兰。

结合总总情况来看,卡迪厄赴乌作战,确实不是没可能的。

因此,在假设俄乌战场存在“多条大鱼”,且可能藏匿在亚速钢铁厂内的情况下,普京转变态度,放弃强攻钢铁厂,确实是一记高超的“变招”。

俄乌冲突第58天,加拿大前陆军司令或已赴乌作战,普京态度转变了

届时,一旦钢铁厂内守军投降,藏匿其中的西方“大鱼”被揪出,那么俄方能反制美英等国的方式就多了,打破西方合围的可能性也将大大增加。

可见,西方手段虽然隐秘,但俄罗斯的情报机构也不是吃素的。一场“不见硝烟的战斗”,已经在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缓缓拉开序幕了。

接下来,且看普京还会如何出招吧。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89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