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人社局“真金白银”稳就业 降成本

发布一下 0 0
淮安市人社局“真金白银”稳就业 降成本

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淮安市人社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把保市场主体作为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的关键抓手,持续增强“保企业就是稳就业、增饭碗”的观念,根据工作职责,加强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工作,用更多的真金白银降本减负、稳定就业。

一是开展特色活动,多种形式为企业招送工。春节前后,在淮安市范围内开展以“留人”“招工”为主题的服务返乡就业和保障企业用工系列活动,通过调查摸排企业用工需求、举办特色招聘活动、开展劳务协作、精准推送岗位等系列举措为企业招送工。本轮疫情开始后,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防控要求,同时,市县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取消线下招聘,采用直播带岗、网络推送等形式举办线上招聘会。调查一季度淮安市有678家企业需求用工2.26万人,淮安市人社部门共举办专场招聘265场,其中网络招聘103场,为企业招送工2.47万人,阶段性满足了企业用工需求。

二是着力减负稳岗,真金白银助力企业运行。严格贯彻落实好国家、省关于加大稳岗返还力度的工作要求,对照政策要求放宽裁员率,提高补贴比例,将失业保险参保企业上年度裁员率可以适当放宽至10%,30人(含)以下的参保企业裁员率不高于企业参保职工总数30%。继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中小微企业按参加失业保险费的90%返还。继续落实好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和社保补贴等政策,一季度期间已落实各项补贴资金5044.93万元,其中社保补贴4444.11万元,培训补贴109.77万元。

三是拓展线上服务,网络招聘线上培训不打烊。针对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淮安市各级公共人力资源市场通过远程招聘、直播带岗等方式开展线上招聘活动,推进供需信息精准匹配。按照“线上培训不超过文件规定总课时50%”的原则,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培训渠道,积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线上培训,累计培训1585人,待疫情结束后,将再分批次线下集中开展实操培训。

四是提请出台用工文件,加强企业用工服务保障。近期以市政府办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强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工作的若干措施(试行)》(淮政办发〔2022〕7号),该措施是借鉴省内各市的经验做法,从市级层面制定的服务企业用工的综合性政策,而其他市尚未出台类似文件,主要内容包括采用赴市外招聘、社会机构为企业荐工、拓展劳务协作、安排职技校学生顶岗实习、企业间共享用工、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鼓励校企合作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型员工等措施强化企业人力资源保障,近期将联合财政、教育部门出台相关实施细则。

下一步,市人社部门一是做好疫情防控背景下企业招工服务工作。依托淮安就业微信公众号,常态化举办网络专场招聘会;与淮安网、淮安人才网等网站合作,开展直播招聘,构建联动招聘新模式;搭建校企对接平台,通过微信群、线上招聘会等形式促进重点企业、重特大项目与在淮高校、职技院校精准对接,鼓励学校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培养技能人才。

二是加快政策资金落地帮助企业稳岗留工。进一步加大企业稳岗返还、社保补贴、以工代训享受补贴政策宣传力度,推广“淮安人社”微信公众号“政策直达”,优化业务经办流程,提高资金发放效率,助企纾困和稳岗扩岗。

三是加大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主动联合财政、人行等部门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健全完善资格审核、基金担保、贴息资金管理及流程优化等有效措施,将创业贷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高位推动力争2022年发放创业贷款超8亿元,及时为各类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撑。

四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助企稳岗。继续深入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聚焦助企纾困和稳岗扩岗,进一步发挥培训支持企业应对疫情、稳定队伍的作用,积极落实培训补贴政策。积极推进“江苏厨技”等专项行动计划,开展补贴性培训机构招投标,促进服务业培训提质扩容,助力打造地方劳务品牌。高水平严密组织职业技能竞赛,以技工院校为主阵地开展技能状元大赛及行业技能大赛,全面推广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全年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6万人次以上。

(来源:淮安市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90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