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天气逐渐热了起来,夏季将至,
之前我们一直说,春季当养肝,那么夏季呢?
夏季当养心啊!中医讲,心五行主火,五季在夏。
大家去看,一年之中,春季万物复苏,阳气生发,则心气渐旺;到了夏季,烈日炎炎,阳气正盛,心气也最为旺盛;一转眼,来到了秋季,天气转凉,阳气渐衰,则心气渐弱;冬季就更不用说了,寒风凛冽,阳气衰极,心气自然也就是最弱的了。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血液在血管中流淌同样也受到四季的影响。春夏之季,阳气生长,脉管充盈,气血充足;秋冬之季,阳气虚衰,脉管收引,气血流淌相对就会缓慢,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心血管疾病秋冬之季较为高发,尤其是寒冬腊月里,急诊室里多为心梗发作的老人。
看到这里,有人会说,照这个说法,养心应当在秋冬之季啊!
非也!
中医讲的是治未病,说的是在疾病还未发生之前,就把病根给掐了。若是等疾病发生了,再去调理,多少都有一些亡羊补牢的意味了。
因此,夏季正当养心脉而化血瘀。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个活血化瘀的方子——失笑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失笑散:蒲黄、五灵脂。
先来聊一聊蒲黄。
蒲黄味甘、微辛,性平,具有化瘀而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瘀滞胸痛、胃脘疼痛,以及产后瘀阻腹痛、痛经等证。
《纲目》:"凉血,活血,止心腹诸痛。"
《本草经疏》:"治癥结,五劳七伤,停积瘀血,胸前痛即发吐衄。"
蒲黄
此外,蒲黄甘缓而不峻,性平而无寒热之偏,主入心、肝血分,
既能止血,又能活血,善治出血诸证,不论症属寒热,都可以用一些蒲黄,
《本经》:"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
《药性论》:"通经脉,止女子崩中不住,主痢血,止鼻衄,治尿血,利水道。"
《日华子本草》:"治(颠)扑血闷,排脓,疮疖,妇人带下,月候不匀,血气心腹痛,妊孕人下血坠胎,血运血癥,儿枕急痛,小便不通,肠风泻血,游风肿毒,鼻洪吐血,下乳,止泄精,血痢。破血消肿生使,补血止血炒用。"
值得一提的是,蒲黄是花粉类药材,煎煮的时候需要包煎,不然一来容易糊锅,二来一粒粒的喝起来口感也很差。
蒲黄
五灵脂苦甘温通疏泄,主入肝、脾经,
中医讲,肝藏血,脾统血。
是故,五灵脂入肝经,善活血止痛,为历代医家视为治疗血瘀诸痛之要药,单用即效。
《本草衍义补遗》:"能行血止血。治心腹冷气,妇人心痛,血气刺痛。"
《本草蒙筌》:"行血宜生,止血须炒,通经闭及治经行不止;定产妇血晕。"
五灵脂
又入脾经,功兼止血,多用于妇女血瘀崩漏,月经过多,色紫多块,少腹刺痛,可单用,也可配伍上三七、蒲黄、生地等止血药材同用,而加强化瘀止血之力。
《纲目》:"止妇人经水过多,赤带不绝,胎前产后,血气诸痛。”
五灵脂
和蒲黄一样,五灵脂入煎剂宜包煎。
此外啊,大家在服用五灵脂的时候需注意,切勿同时与人参同用,因为五灵脂会降低人参的药性。
文章的最后,作一简单总结:
五灵脂甘温走肝,生用则活血;
五灵脂
蒲黄甘平入肝,生用则破血。
蒲黄
两药同用,酌加酒煎以行其活血破血之力,既能化瘀血,又可养新血,其味偏甘而不易过伤脾胃,辛温之性尤善化瘀,不经意间诸证悉除,令人不禁哑然失笑,故名“失笑散”。
本方常用于冠心病、高脂血症,此外,痛经、宫外孕、慢性胃炎等瘀血停滞诸证也可一用。
然,方无常方,量无常量,失笑散一方两药,仅为一个基础方:
若是淤血甚者,可酌加桃仁、红花、丹参,以增强活血祛瘀之力;
桃仁
红花
丹参
若是兼见血虚者,当合用当归、熟地、川芎,共奏养血调经之功;
当归
熟地
川芎
若是胸痛剧烈者,可加用乳香、没药,用以化瘀止痛;
乳香
没药
若是兼有气滞者,宜选用香附、川楝子以行气止痛;
香附
川楝子
若是兼有寒症者,当配伍炮姜、艾叶、小茴香等以温经散寒。
炮姜
艾叶
小茴香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