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讯 日前,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保护修复中心启动了院藏铁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这批铁器共116件,存在明显的土锈、开裂、起翘、剥落、矿化等严重病害,由于铁器自身的活泼特性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为了延长铁器文物的寿命,减缓文物劣化速度,需要运用科学的技术进行抢救性修复和保护。本次保护修复项目计划对这批馆藏铁器进行除锈、脱盐、缓蚀、封护等一系列保护修复工作。
目前已完成文物基本信息的采集登记及除锈工作。
文物基本信息的采集登记,主要是记录铁器的尺寸、重量等信息,拍照,绘制病害图等。
由于除锈程度会直接影响后续脱盐及封护剂的使用效率,为更好的完成除锈工作,故分为两步进行。
首先是手动除锈。用刻刀、锤子等工具,剔除铁器表面厚重的泥土、硬结物、较疏松锈蚀层等。同时将剔除下的铁锈、泥土等样品收集起来,以待后续进一步进行科学分析。
其次是超声波除锈。将手动除锈后的铁器放入超声波清洗机,加入去离子水后加热进行超声清洗,完成后用去离子水再对铁器表面反复冲洗。再将除锈后的铁器放入烘箱烘干。
铁器表面的土壤附着物及较疏松的铁锈已基本被清除,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脱盐,尽可能地排出铁器中的有害氯离子,有利于阻止铁器的进一步腐蚀。
【来源:洛阳市文物局_工作动态】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