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是前些年国家重点投资区域,各类大型基建集中上马,扶贫力度年年加大。这也让西南诸省区市的经济总量也随之快速扩张,是前几年国内经济新增长极之一。但这种拉动经济的方式是很难持续的,最终还是需要具体的产业振兴来促进的。
所以随着西南省市的大规模投资逐渐结束,靠固投拉动经济的效应也开始降低。从去年开始它们的经济增长就有所放缓了。2022年第1季度除了西藏区外,西南其他省市的GDP均已出炉,它们的成绩如何呢?
今年一季度国内有部分地区疫情重起,所以对整体经济影响还是不小,全国GDP实际增长4.8%,要略低于预期。因为资源价格的拉升,平减指数倒是不低,名义增幅要比实际增速高了好几个百分点,达到8.37%。
西南各省市除了云南的瑞丽持续有疫情影响外,其实1-3月的整体社会经济还是较为稳定的,所以按照往年的话,应该是有着较高增速的。但从它们的实际增速来看,只有贵州省达到6.6%,高于全国不少,而川渝和云南都只有5%多一点,并不算太快。
如果再加上价格因素,看名义增速的话同样还是贵州省最快,要达到11.05%,新增GDP479亿,总量超过4800亿,运行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可惜的是煤炭生产大省内蒙古名义增幅要高达20%以上,所以贵州省的国内排名反而是下滑了,被内蒙古赶超,暂列第23位。
其次是云南省,其第1季度的GDP名义增长率达8.52%,略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增量507.4亿,总额达到6466亿。因为重庆市的相对低速,所以在今年一季度云南省GDP总值反超了后者,国内排位提升一位。
可能有人会奇怪,川渝和云南的实际增速相当,为何名义增长率要低这么多,四川省7.42%,重庆市更是只有6.72%,均低于全国不少。
如果看两地细分产业状况就能发现,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名义增速都较为正常,但第一产业的名义增速都是下跌的,而且跌幅还不小。两地的第一产业占GDP比例不算太低,这对整体增幅的影响肯定是较大的。疫情对于第一产业影响其实是最小的,何以出现这样的状况呢?还是价格原因所致。
今年第一季度生猪价格同比有不少下滑的,这对于养猪大省来说就意味着会出现一定的亏损现象,直接也影响了第一产业的产值状况。从重庆和四川的农林渔牧业第一季度产值来看,和去年同期相比确实下跌了不少。
价格因素是直接影响名义增幅的,所以两地的第一产业名义增速都出现了较大幅度下跌,最终影响GDP整体增速。重庆市因此季度末GDP总值6398亿,被云南省赶超了,同时也很可能要被广州市甩开的。
所以从整体来看西南地区相比往年还是有所放缓的,除了贵州省还保持着较快的节奏,但它的体量偏小,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拉动偏小的。
其实从这几个省市的其他经济指标来看的话,还是四川省近两年运行最为稳健的,其财税、资金增长速度都在西南地区前列,甚至在整个中西部地区都是较快的。从中可以看出四川省的产业发展是要更好更快的,已能够逐步摆脱靠固投拉动经济了。而重庆、云贵等近两年的核心指标其实增长都是较缓的,需要加油了,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可持续发展的。
最后还是请查看下表,来了解第一季度西南诸省市的GDP状况吧: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