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当天,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推出的《潮北京——北京网红打卡地攻略》系列丛书第二辑,在冬奥“火出圈”的首钢园举行首发活动。一年前,一波又一波年轻人就开始通过这本“小红书”阅北京,发现了未曾发现的北京之美。一年后,系列丛书第二辑与首钢园牵手,共同开启探寻“潮北京”的2.0版本,谋划后冬奥文章。
“京城十二时辰”为序 解锁时间镜像里的“潮北京”
《潮北京——北京网红打卡地》系列丛书第二辑与第一辑最大的不同,就是打破了空间限制,以北京十二时辰为纲,每一个时辰都有适合这个时辰的打卡地。作者们以“行走京城”的形式,通过优美散文梳理出从清晨、正午到黄昏、子夜等不同时段各具特色的网红打卡地,将北京城历史厚重与青春新潮完美融合。
清晨卯时,“稻香村”制作点心的师傅们,把醒发的面团放在案板上进行揉搓切块,准备开启香气扑鼻的一天,这是稻香村零号店带给北京人“蘸满岁月甜香的小确幸”;正午时分,每家饭馆都有一两个伙计站在店门口招徕过往行人,吆喝声此起彼伏,这是前门大街“六百年人间烟火漫卷到如今”的烟火气;傍晚酉时,从西侧观景平台望去的远方,是古老北京的景山、北海白塔、美术馆、故宫紫禁城,而从东侧观景平台远眺,则是高楼林立的国贸CBD等现代派新北京的大全景,这是“融入市井与庙堂的天际线”的隆福寺……这部有温度、有情怀的文字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北京、爱上北京。
第一人称视角走读北京 来一场“潮北京”深度游
《潮北京——北京网红打卡地攻略》系列丛书第二辑邀请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冯远征、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以及多位青年作者来助阵。他们知道风景背后的故事,更以自己多年的积累为背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走读北京,书中的35篇书稿解读了他们看到的风景,拉近北京跟我们之间的距离。跟着他们游北京,游得深,游得透,不仅看了风景,更可以看到风景背后的故事。
北京人艺副院长冯远征不仅阐释了首都剧场这座一路“红”了六十多年的“殿堂级剧院”蕴含的文化力量,更坦言“北京是很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这里有美的风光、美的人文、美的味道、美的生活、美的发现……《潮北京》让读者带着好奇心而来,希望在这里获得非同寻常的经历,就如同欣赏一部跌宕起伏的话剧,一点点去揭秘这座城市有趣的灵魂”。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则在郭守敬纪念馆遥望京杭大运河,阐述一个人与一座城、一条河和一个国家的关系,感言“北京的‘潮’,在她既有古老的历史,又在极现代的当下,古典与现代、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有效地相互敞开与对话”!
线上线下多维形式 探索“潮北京”的N种打开方式
《潮北京——北京网红打卡地攻略》系列丛书第二辑相较第一辑有不少创新,也有传承。它延续了第一辑图、文、视频并茂的体例,读者在书中获得的不仅仅是娓娓道来的优美文字,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看到网红打卡地的视频,并获得新颖实用的打卡小贴士。
此外,与书籍出版同步,丛书第二辑还在“北京时间”App推出了“童画·潮北京”、“一起打卡潮北京”、大家说·潮北京、主播说·潮北京等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并在世界读书日当天进行了“打卡潮北京网红书店”的网络直播。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崔巍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