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阿斗,世人对他最深刻的结论就是平庸无德,不思蜀,没出息。但历史上真实的阿斗并不是一个昏庸的“假皇帝”。
阿斗,正名刘禅,是刘备的嫡长子,为刘备与甘夫人所生。刘备死后,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都未成功,人们便归咎于前方失了街亭的马谡和后方刘禅的不作为,认为是刘禅拖了诸葛亮的后腿。没了诸葛亮,蜀国必定灭亡,于是刘禅背负亡国骂名。蜀国被曹魏灭国后,后主刘禅与一些大夫投降被俘,司马昭为了试探刘禅有没有复国的野心,便邀请刘禅与其大臣们参加宴会,在宴会之上命人演奏蜀国乐曲。众蜀国大臣听闻后都泪流满面,唯刘禅举杯大笑:“此间乐,不思蜀。”而后司马昭仍不放心,派卧底前去试探刘禅,卧底告诉刘禅:“你不应说你不思蜀,其实你是思念故乡的。”第二天刘禅照旧说自己“不思蜀”,司马昭这才安心。蜀国大臣心死,投魏。蜀地百姓得以保全,唯刘禅得千古骂名。
刘禅并不平庸。刘备死后,诸葛亮统领军政大权11年,刘禅放权给诸葛亮是避免夺权争斗。刘禅即位后曾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主动将所有的朝廷权利都给了诸葛亮,自己只管祭祀先祖的礼仪一类的事。作为君主的大度也感动了诸葛亮。诸葛亮鞠躬尽瘁,忠于蜀汉。
诸葛亮想要很快打下北方中原时,刘禅深知己方与曹操实力相差悬殊,但不能直接否决,于是委婉相劝:“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诸葛亮执意北伐,刘禅当机立断,全力支持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死后,刘禅立刻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
刘禅在位41年,亲政30年,体恤百姓,善待功臣,分发权力。这30年间西蜀局势也算平稳,可见刘禅并非那般碌碌无为,也能称作是一位贤君。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