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是我国近代史当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享有极高的知名度,难以想象的是,在1949年上海解放后,宋庆龄和军队之间还有过一次小小的误会。
那一天,宋庆龄刚要回家,却被战士拦在了门口,宋庆龄有些生气,直接前往三野的司令部探明原因。
保护宋庆龄的安全,是重要任务
自从四一二之后,宋庆龄和蒋介石集团的矛盾和分歧越来越大,她的一系列政治活动也让蒋介石颇为恼火,可蒋介石明面上继承了孙中山先生的衣钵,在台面上,他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当年,蒋介石手下的戴笠是培养了一套完备的特务系统,而戴笠有一位得力干将,名叫沈醉。
根据沈醉回忆,在30年代的时候,戴笠曾受蒋介石之命对宋庆龄实施过暗杀行动,而沈醉则参与了具体的方案谋划,计划一定要非常缜密,不然蒋介石家里要出大问题。
当时,计划一共有三个。
其一是派出一位女特务前往宋庆龄的家庭内部实施暗杀行动;其二则是使用美男计,收买宋庆龄身边的佣人,让她们来下手操作;最后一条,则是制造车祸,伪装成意外的假象。
可宋庆龄身居高位,一直都得到了极大的保护,想要用这几种方式去接近她几乎是毫无可能,特别是第三种,国民党方面根本摸不清宋庆龄的行动路线,前面两种想要实施起来,难度更大。
到了1949年4月,国民党部队在前线几乎是完全溃败,可蒋介石依旧做着卷土重来的美梦。
他在撤离之前,也亲自制定了一份“制裁”名单,要将这些人全部除掉,这也不难理解,蒋介石本就是一个记仇和多疑的人。
不过,此前他的心腹戴笠已经坠机而亡,因此这件事只能交给毛人凤去做了。
毛人凤赶到码头去请示蒋介石具体的行动方案,蒋介石也不好明说,只能委婉地答道:“现在时局已经是如此艰难,不过宋庆龄始终无法放弃对我的成见,她依旧无动于衷。”
按照“制裁名单”,宋庆龄的名字属于“第三梯队”,这个梯队中大多是一些民主党派的精英人士,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不过也可被国民党列为“争取”和“制裁”的摇摆位上。
毛人凤此前也不算了解蒋介石的真实想法,他和戴笠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根本没有想到宋庆龄的名字会出现在这份名单上。
不过,毛人凤的想法并没有什么问题,简单来说,宋庆龄的威望实在是太高,她如果遭遇不测,必将会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巨大的震动,再说她又被尊称为“国母”。
此外,宋庆龄的兄弟姐妹外加旁门亲戚大多都是国民党中的大员,万一事情败露,蒋介石把问题甩到毛人凤头上,毛人凤也吃不消,他也深知,自己就算再得蒋介石宠信,也不能一下去得罪那么多人。
不过,看着蒋介石将宋庆龄的名字塞到了名单上,毛人凤也不敢多问。
5月上旬,蒋介石接到了孙中山儿子孙科的电话,问到了上海的危机,他还提到,听闻了蒋介石命令毛人凤对宋庆龄下手。
蒋介石一下慌了,他赶忙否认了这一传闻,还希望孙科能够劝说宋庆龄跟他一起走。
之后,孙科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所谓传闻也不会是空穴来风,因此,他给宋庆龄打了一个电话,提到了亲情、基业等在内的诸多内容,希望宋庆龄能出走,宋庆龄耐心听完,还是婉拒了请求。
孙科回复了蒋介石,表明了宋庆龄不会走,那会,上海正好已经失守,所以蒋介石更加恼怒了。
正在此时,宋蔼龄的书信也来到了蒋介石的案前,里面有不少亲情内容的表达。
宋美龄也在一旁警告,让蒋介石不要用什么下三滥的手段,如果姐姐遭遇了不测,她是第一个不答应的,就这样,蒋介石的暗杀计划,只能暂时告一段落。
而另一方面,解放军这里也有着充足的准备,他们也不能确定蒋介石脑子里到底想的什么,只能是一切以安全为保障。
5月末,解放军消灭了苏州河附近的残敌,解放了上海,这座在近代史中灯红酒绿的城市,将要迎接曙光。
三野的领导向聂凤智军长所率领的27军转达了中央的指示:一定要保护好上海民主党派领袖,以及一些著名的爱国人士。
最简单干脆的办法,就是将宋庆龄的住宅给围起来,刚刚解放的城市,过去又是国民党特务组织的重要活动站,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当时谁都说不准。
负责护卫宋庆龄住宅的警卫连都为接到这个任务而感到无比光荣,他们都知道,宋庆龄是“国母”。
护卫队由于担心坏人前来闹事,因为想让这座城市真正平静下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大家感到光荣的同时,必然是会感到紧张的,毕竟若是宋庆龄这里出现了问题,谁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最初,上级下达的命令是“严查进出宋府的人员”,到了最后,这项命令却变成了“只准出,不准进。”
上海刚刚解放,宋府内外本就非常繁忙,所以这项命令,在宋府内部的人看来就有点不通情达理了。
宋庆龄和著名画家徐悲鸿夫人商量了一些关于建设妇联的问题,会谈完毕后,她就乘车回家,结果在门口却被警卫给拦了下来。
当时,负责守卫的班长名叫孙玉梅,他说:“一切按照命令行事,这里只认通行证,不认人。”
这下,宋庆龄就有点生气了,她想着:哪有回自己家还不让进的道理?
她直接让司机将车开到三野司令部,当时兵团政委郭化若在,听闻了宋庆龄所诉说的情况,郭政委一看,觉得这事闹得有点大了,于是连忙准备请示陈毅司令员,自己去送宋庆龄回家。
结果,他找了很久,还是没能找到陈毅,毕竟上海刚刚解放后不久,作为司令的陈毅自然非常繁忙,很多事情都要他去亲自落实。
宋庆龄也没打算追究什么,心平气和地对郭化若说:“这点小事都要麻烦你们,实在是不好意思,也没必要去惊动陈老总了。”
郭化若想着送“国母”回家要紧,就陪同宋庆龄往家中去。
结果,他们刚刚到达门口,就看到陈毅和聂凤智早已站在宋府门口等待了,陈毅一见到宋庆龄,就立即行了一个军礼,说:
“孙夫人,真是难为您了,我刚刚开完会,就在车上听说了这件事,特别和老聂过来向您赔礼道歉。”
宋庆龄本就无意麻烦陈毅,连忙笑着说:“这些都是小事,小事。”
陈毅接着说:“我和老聂讨论了,批评警卫连还不够,我们俩应该为您站一班岗,这样才能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
担忧,也是应该的
早在1949年这年初,战局就非常不利,蒋介石不得不下野,把烂摊子暂时甩给了李宗仁。
李宗仁时期,他为了能在上海筑起一道尖锐的“堡垒”,广泛吸收社会各界民主人士和威望人士加入他的政府,而宋庆龄就是他争取的第一目标。
1月下旬,李宗仁派人带着亲笔信去拜见宋庆龄,信中也说明了:蒋介石凄然引退,宗仁不得不出而勉维现局,尤赖夫人出为领导,共策进行,体和平得以早日实现,国家人民实深利赖。
宋庆龄看完信,瞬间就明白过来:原来李宗仁是想让她帮忙处理蒋家王朝的烂摊子。
过了几天,李宗仁专程前往拜见,希望宋庆龄能够以个人身份北上,和对方“谋求和平”。
宋庆龄还是拒绝了,她明确提出了,只要国民党没有实行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大政策,她就绝不会参加任何工作。
此时,北方的各个民主党派也响应民主联合政府将要建立的号召,很多民主人士也陆陆续续抵达了解放区。
在当时国人的心目当中,宋庆龄一直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女性的代表,也是一面旗帜。
在刚刚提到早日建立起新国家的时候,就有人提到:若是在开国大典上没有宋庆龄的身影,那便是历史的遗憾。
毛主席当时在西柏坡,同样对宋庆龄非常重视,1月21日,他和周总理共同联名电邀宋庆龄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语气非常恳切。
而宋庆龄同毛主席相识已经很久了,早在1926年国民党全国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两人就见过面,在日军侵略上海的日子里,毛主席也非常担心宋庆龄的安全,两次建议她去香港避难,而宋庆龄也接受了毛主席的建议。
在重庆谈判期间,宋庆龄几次宴请毛主席,根本不管国民党特务的盯梢。
而毛主席和周总理在发电报的时候,自然也考虑到了宋庆龄的艰难处境,她是多方所争取的重要对象,因此,这封电报并不是直接发过去的,而是通过地下电台经由香港方面联络。
而且,周总理也明确指出:要注意保密,要孙夫人完全同意,不能稍加勉强。
后来,华克之带回了宋庆龄的口信:经过考虑,却认一动不如一静,我将在上海迎接解放和诸公见面,根据我的预计,蒋介石是无可奈何我的,请勿念。
这也就说明,早在这年年初,宋庆龄就曾考虑过来自蒋介石方面的威胁,而解放军必然会为后来保证宋庆龄的安全做好充分准备。
可宋庆龄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只去过北平两次,第一次是她陪同孙中山和北洋政府谈判南北统一的事情,而这一次,孙中山先生在北平病逝;而另一次,南京中山陵落成,她到北平参加灵柩南移。
这两次之后,她内心深处有点畏惧北平,因为那里是她的伤心之地。
在后来迎接上海解放的日子里,宋庆龄为了防止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采取了很多措施,她对中国福利基金会的工作人员非常担心,希望他们暂时离开,寻找安全的地方隐蔽,尽管,那个时候她自己都面临着威胁。
人们都在担心她的安全,而她却以十分沉着冷静的态度,始终没有搬离原处。
陈毅打进了上海之后,刚进城就急忙找上海地下党的负责同志询问宋庆龄的住所,并询问她对接管上海的意见。
随着建立新中国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可宋庆龄还没有动身北上,这也让毛主席和周总理有些着急。
6月28日,邓颖超带着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两封亲笔信一起前往上海,邓颖超很能理解宋庆龄不愿动身的原因,她帮助党和解放军做了太多的事情,不过,那确实是她的伤心之地。
踌躇再三,在邓颖超的亲自邀请下,宋庆龄最终决定北上。
9月1日,宋庆龄和邓颖超乘坐的火车抵达了北平,毛主席穿上重大活动才穿的浅色礼服,催促工作人员早点动身去迎接。
下午4点15分,当宋庆龄所乘坐的列车进站的时候,毛主席、朱总理、朱德、林伯渠、董必武等一系列重要领导人早已在车站等候。
车刚停下,毛主席还走进了车厢,握住她的手说:“欢迎你,一路上辛苦了。”
在众多民主人士抵达北平的时候,只有宋庆龄和程潜这两位享受了毛主席亲自迎接的待遇。
在当年10月1日,这位伟大的女性穿着整洁的节日服装登上了天安门城楼,隆重参加了开国大典,望着一片红色的海洋,她感慨不已。
她回忆道:“这一次,孙中山的努力终于结出了果实,而且这果实显得这样美丽。”
也正是这一天之后,北京在她的心目中变样了,不再是那个蒙上沉重阴霾的城市了。
参考
康彦新,史进平.宋庆龄在1949年[J].文史精华
陈毅为宋庆龄站岗[J].文史博览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