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近些年我国2型糖尿病已经进入了高发期。在近1.2亿糖尿病患者中,超过了90%以上都属于2型糖尿病。
这种疾病的出现,除了和遗传基因有关外,其实更多的就是受到了后天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的影响,最终造成胰岛素抵抗、血糖代谢紊乱。
而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为了血糖指数稳定下来,降低后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风险,患者能做的就是积极配合医生用药进行治疗,并通过饮食、运动等两大方面综合控制。
但是,有不少糖尿病患者都陷入了不同的饮食误区,对病情控制不仅没有任何益处,反而是加重了疾病的发展。
比如以下四个常见的饮食误区,糖友就应当尽量远离:
1、不吃米饭
在糖友的眼中,米饭就是精致碳水,它的吸收速度更快,容易升高餐后血糖。因此,很多糖友在主食选择上,都靠近了粗粮,甚至是彻底告别了米饭。
殊不知,粗粮中的确含有一定膳食纤维,可以延缓餐后血糖的升高速度。但是,它却会影响肠胃道对其他营养成分的吸收,久而久之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的问题出现。
因此,糖友要做的是主食合理搭配粗细粮,粗粮占比在1/3为最佳状态;
2、吃素
很多糖友担心各种肉类会造成血糖升高,所以选择了只吃素的办法,也就是每日三餐都是各种蔬菜。
殊不知,无论是任何食物,其本质都是营养单一的类型,只吃蔬菜看起来是健康的选择,但同样也会造成营养不良,这不仅增加了脂肪肝的发病风险,还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出现。要知道,糖友低血糖发病,远要比高血糖危险的多;
3、不吃水果
大部分水果中都含有糖分,且主要是以单糖、双糖等两种形式存在,可能会造成血糖波动,所以许多糖友都不愿意吃水果。
殊不知,水果中含有糖分的同时,还有许多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比如维生素类、有机酸、芳香物质等。
其既能够给身体提供营养,也能促进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所以糖尿病患者同样也可以吃水果,特别是可以选择一些低升糖类型的水果;
4、不计算三餐热量
糖友真正要做的饮食调节,并不是要彻底告别某一种食物,或者是只是吃某一种食物,而是要在营养搭配均衡合理的基础上,控制三餐摄入食物的总热量。
也就是说,自己进食某一种食物较多时,就要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消耗热量和摄入热量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如此才能避免低血糖、餐后血糖升高等问题出现。
最后还要强调一点,糖尿病饮食控制、日常锻炼以及减肥的确有一定必要,能起到辅助降低血糖的效果。
但是,这并不代表生活调整可以代替药物治疗,糖友想要血糖全面稳定下来,必须要按照医生建议服用各种降糖药物、必要时联合胰岛素注射治疗。
同时,患者还需要在生活中定期进行血糖测试,以了解血糖的全面控制情况。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