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战败,随即宣布无条件投降,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也进入了尾声。
此时,战争后诸多事宜的处理,也被国共两党提上日程。
1945年,为最大限度争取和平,毛主席亲赴重庆,参加谈判,连监视他的宪兵都被感动到落泪,营长更是由衷感慨:天下少有。
硝烟散去,同心愿和平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进行广播,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日本实行无条件投降。
同年9月2日,停泊在东京湾上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日本外相重光葵和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分别代表政军双方在投降书上签字。
至此,席卷欧亚、伤亡人数达两亿之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告终。
仅据部分统计,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万人次,而实际人数无疑会更多。
在铁蹄的蹂躏下,神州大地上无数人生死两隔、永远失去了至亲。
唯一能给人安慰的是,在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后,中华儿女终于把侵略者赶出了自己的国家。
硝烟散去,人们也终于有时间去抚平战争的创伤,在平静的日子中愈合撕裂的伤口,迎来新的希望。
当时,饱经战争苦难的人民群众无不祈望着和平的到来。
暗流涌动,设下鸿门宴
然而,和平必将是短暂的表象,平静的水面下,早已潜藏着涌动的暗流。
赶走了日本侵略者,那中国的土地上,便只剩下共产党和国民党两股政治势力。
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买办、大官僚、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以这些群体为自己的基本盘,而共产党则在广大基层农村扎下了根,与老百姓建立起了深切的血肉联系。
工人、农民这些基层百姓,与地主、买办、官僚资产阶级的冲突,是当时的主要矛盾。
共产党是必然要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努力的,而工人、农民的解放则是国民党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绝不允许的,因为这是对他们利益的侵犯。
也因此,国民党是必然蓄意挑起战争、巩固胜利果实的。
国民党想独占胜利果实,实行独裁统治,但毕竟不能完全无视人民要求和平的呼声。
那时美苏同样也不希望国共内战——美国希望扶中抑苏,苏联则希望扶中抑美,蒋介石也只能按下野心,静候时机。
在两党重庆谈判到来之际,蒋介石也终于嗅到了机会,他连拍三封电报,邀请毛主席赴渝会谈,共商国是,一同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为和平事业努力。
这一招不可谓不狠毒,蒋介石的行动可谓是昭告天下,自己在重兵把守的重庆摆了一席鸿门宴。
毛主席去了,那便是孤身入虎穴,生死难料;可倘若主席不去,那便是违背了人民呼吁和平的呼声,是存心要破坏和平、要打仗,那时国民党也就有了开战的借口。
同时,谈判也可以为自己筹措物资、调集军队、发动战争提供时间。
弥天大勇,亲赴谈判桌
可蒋介石却棋差一着——哪怕真是虎穴龙潭,为了群众的利益,毛主席也敢去闯一闯、探一探,看一看里面都是些什么妖魔鬼怪。
面对蒋介石咄咄逼人的态势,中共中央政治局接连召开会议进行讨论。
在会议上,毛主席的发言一锤定音,他选择接受蒋介石的邀请,亲赴虎穴。
因为只有自己亲自前去,才可以为我党争取全部主动权。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蒋介石所谓的“民主联合政府”,不过是“独裁加上若干民主”——蒋介石是一定要想方设法打仗的,但谈判也不能放弃,要尽一切可能争取人民利益。
对此,毛主席说到:“由于有我们的力量、全国的人心、蒋介石自己的困难、外国的干预四个条件,这次去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
可毕竟是危险重重,毛主席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他离开延安期间,党中央主席、中共中央书记处职务都安排好了代理人选,以便在毛主席、周总理都不在的情况下,书记处还能正常运转、高效决策,指挥全党继续奋斗。
延安,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显示我党诚意,毛主席、周总理亲率代表团,坐上了前往重庆的飞机。
1945年8月28日,飞机平安降落。
毛主席头戴灰色拿破仑帽,身穿中山装,第一个走出舱门,向现场的人们挥手致意,回应着众人期盼的目光。
这无疑是一件轰动国内外的大事,直接引爆了舆论。
共产党为人民谋求和平的愿望,以这样一种极具诚意的形式表现出来,主席亲赴龙潭,足可见其诚意之深重,我党也收到了舆论的广泛赞誉。
诗人柳亚子更是赋诗一首,称毛主席的举动是“弥天大勇”。
这样一来,无疑给了打着小算盘的蒋介石重重一击,国民党已经完全陷入被动,如果毛主席出现什么不测,那么无疑是国民党存心破坏和平。
而如果毛主席顺利返程,那国民党日后开战也就没有了借口,只有撕毁协定一途。
只要蒋介石敢这么做,那无疑是向全体人民宣布,自己是破坏和平的罪魁祸首。
官兵平等,感化监视兵
可蒋介石自是不能放弃自己的小算盘。
由于是和平谈判,所以毛主席一行并未携带过多警卫。
周总理不放心,让自己的警卫员龙飞虎跟着毛主席,毛主席再三不肯,周总理以家国利益劝诫,毛主席也同意了,可人手无疑还是很少。
蒋介石借此,派出宪兵司令张震手下的宪兵去“保护”毛主席。
这名为“保护”,实是监视,宪兵在毛主席身边,一可以监视他的一举一动,防止意外情况出现,二是等待下一步命令——蒋介石的意图,大家自然心知肚明。
在主席一行人呆在重庆的四十三天内,蒋介石的宪兵也时刻监视着主席的一举一动。
可正是这一个多月的相处,让这些宪兵深感愧疚,纷纷被毛主席感化了。
毛主席的日常生活,同普通士兵一样简单朴素,这让宪兵们深感诧异。
在国民党,高官都是非常奢侈的,他们的日常生活都是灯红酒绿、山珍海味,和他们这些“小兵”完完全全是两种人,而毛主席吃的却和他们这些人一样清淡简朴。
同时,毛主席不论生活多么忙碌,都一定会抽出一些时间和身边的官兵相处。
他并没因为这些宪兵是蒋介石派来监视自己的就对他们冷眼以待,反而是像对待我党士兵一样对待他们。
毛主席经常会和他们坐在一起唠家常,亲切地询问他们的家乡和亲人、工作和生活。
在交谈中,这些宪兵们纷纷落泪——在严酷的国军里,哪里有人把他们这些底层士兵当人看待。
长官克扣军饷、打骂士兵更是寻常不过,可这位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却是实实在在地把自己当成一个有尊严的人。
这让他们感受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人该有的尊严,连负责带队的宪兵营长,也不禁落泪感叹:毛主席是天下少有的人物。
顺利返程,挫败敌阴谋
重庆谈判历经四十多天,过程十分艰难曲折,最后,双方基本达成了协议,并于1945年10月10日共同签署发布了《双十协定》,协定就和平建国、民主政府等多个方面达成了一致。
1946年10月11日,毛主席一行顺利返程,回到延安。
虽然《双十协定》最后被国民党主动撕毁,但无疑教育了广大人民,可贵地为我党拉拢了中间势力,有力推动了国民党占领区人民的民主运动,并使我党的争取和平努力得到了国内外舆论的广泛支持,为此后的解放战争争取了可贵的主动权。
而与之相对,国民党则完全陷入了被动的境地。
蒋介石主动撕毁协定,无疑是把自己推向了人民的反面,这也注定了其终将覆亡的结局。
毛主席重庆一行,感化宪兵,争取和平,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自1927年的三湾改编后,毛主席等领导人便一直注重军队的作风建设——因为人民是我军最有力的后援,只有良好的作风,才能换来群众的支持。
因此,我党军队有着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我军规定,全军上下官兵平等,长官不得打骂士兵,军饷也按时足额发放,每一个加入军队的士兵,都可以得到应有的尊严与尊重。
也正是由于亲如鱼水的军民关系,我党军队才能发展起来,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众,从八路军建制建立时的4.6万,发展到抗战胜利的百万雄师。
我党作风优良,毛主席更是身体力行,以作表率,这也因此感化了身边的敌人,同时也为我党争取了群众和舆论的同情与支持。
同时,这也告诉我们,像我党这样得到代表、维护群众,利益的政党,必然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崭新社会。
而国民党之类骑在人民头上的反动政党,意图让人压迫人旧社会复辟,也必将失去人民的支持,最终败亡。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