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协调学生之间的不同爱好和能力,设立了普职分流。学生也从初中毕业开始,要凭借实力来选择是读高中还是职高。
普职分流是不少家长担心的一个问题,希望学生能考上高中,但是成绩不是很理想。本来在中游的学生,搏一搏还有读高中的机会,但却随着普职比的调整,最后只能去职校。
这件事情里家长的忧心忡忡,相关部门也都看到了。为了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好,更合理的教育环境,对普职比例,也做出了调整。
教育部门最新消息,对半分流普职比取消,从5月1日起正式实施
普职比最早的时候,是在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里规定的,当时没有规定嘴甜的比例,只是说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定制。
在当时是因为职业教育的地位还不错,很多学生愿意去职业教育学习,毕业之后工作也相对稳定,薪资够花,那时候的普职比例,基本在6:4。
在后来一次关于普职比的通知,是在2014年颁布的,这时候把普职比例调整成了对半分流,也就是我们熟悉的5:5的状态。
这种情况持续到2021年,在职教法的修订草案里,对普职分流提出了明确的规划,要求每个地区按照不同的情况来定制。
并且明确要求要建立健全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这份草案在2022年的最后版本里,得到了优化,取消5:5的普职比,根据不同地区设立不同的比例,要求普职教育协调发展。
普职比例从最开始的弹性录取,到后来的硬性规定,再回到现在的弹性录取。经历20几年后,提升职教的水平成了重中之重。
这次的规划,就是为了更好地平衡学生和职教之间的关系。毕竟执教的地位和20几年前不同,这样做的意义也不同。
普职比调整带来的好处
首先对于学生来讲选择的余地更多了,普职比例的调整,不在硬性规定对半分的情况下,对于成绩在中游,或者中游偏下的学生,有了多一种的选择余地。
因为各个地区的录取和比例变得比较灵活,即使公办学校招生满了,私立学校的招生会宽松一些,不至于一定要去职高。
其次在去职高就读的学生身上,会有最大的变化呈现。我们从最新职业教育的变更上来看,对于职业教育,现在是要大力发展的。
从国内的教育环境来看,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也有很多成功的职业教育案例作为参考,想要大力发展,只要相关部门扶持,相信会很快实现和普通教育的持平。
这个持平是教学水平,和未来考学发展,以及社会地位的共同持平。对于职教生不再抱有特殊的眼光,而是一视同仁。
最后是给那些喜欢职业教育学生的一剂强心针,毕竟有的学生就是对文化课不感兴趣,喜欢技术类的东西,现在可以放心大胆地学。
按照目前的技术人才确实比例来看,未来就业范围会很广,就业待遇也会不错,值得好好的期待一下。
普职比会彻底取消,全凭自愿吗?
关于这一点,有专家认为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太可能。毕竟关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学生的选择和家长的认知上,还没有达到平衡。
在这种平衡不完整的情况下,直接让学生自己选择教育模式,选择高中的一定会更多。以目前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来看,容纳不下那么多高中生。
而且就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来看,其实并不乐观,学生增长的速度,赶不上岗位提供的速度。反观职校学生的毕业就业率,还会更好一些。
因此,两项一对比,彻底取消分流这件事目前来看实施比较困难。但普职比不会在5:5的控制,学生选择的余地会多很多。
这样也是对学生最好的安排,既然不喜欢文化课,上了高中高考也最多就是大专。读职高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升专科,以后专升本,再考研都是可以的。
这样还能让学生从基础的技能开始熟悉,更牢固。并且从新修订的规定来看,职业教育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学生未来的发展同样会水涨船高。
今日话题: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