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之后,气温不高不低,很多钓友开始夜钓,并发现晚上钓的鱼比白天的还大,尤其是鲤鱼。这是因为鱼的三趋性会使它们转移到水温最适宜的水域,但并不代表白天就没有大鱼。
想要在高温季节白天也有好的鱼获,需要我们去综合分析,温度较高时鱼的生活习性,从而调整我们的作钓技巧。今天就来针对这个问题,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钓友。
一、白天有鱼口的钓点
天气越来越热,大鱼总是在晚上比较好钓,为什么?因为夜晚气温和水温都比较凉爽,夜深人静时最适合出来觅食。而白天光照太强,鱼群分散在不同的地方纳凉,所以想要有好的鱼获,就需要我们找到这些地方。
大鱼的胆小谨慎,和白天的温度条件,导致它们不会轻易到浅水,更喜欢躲在深水中。但它们需要觅食,而深水中是没有食物的,所以大鱼最喜欢的区域是,深水和浅水相连的地方,也就是通常讲的深浅交界。
因为深水中感觉安全,便于躲藏,而紧挨着深水的浅水则方便寻找食物,可进可退。选择位置时多留意铧尖、宽变窄、坡、水下坎等地方,这些地方都是地形特殊,也满足水下深浅交界的特点,是比较容易出大鱼的地方。
二、钓深需要钓多深
钓深并不是越深越好,要根据温度和水质来综合判断,比如水质比较浑浊时,我们最深钓个两米就可以了。如果水质比较清澈,能见度很高,钓个三四米也是可以的。
鱼属于变温动物,所以最重要的是温度。春夏之交的阶段,温度虽高,但也算不上炎热,所以白天也不需要钓得太深,大部分钓个一米多,两米多就行。
三、饵料要腥少香多
气温回升,鱼情转好,但最活跃的是小杂鱼,所以杂鱼闹窝就成了钓鱼人最头疼的事情。小杂鱼大多比较喜欢小颗粒,粉状的腥饵,所以这个时候使用味道清新,粘软的诱饵,是比较好的思路。
野钓大鱼不能依靠饵料雾化来诱鱼,状态一定要少雾化,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小鱼闹窝的概率。一般我们可以用玉米、麦粒等加上蜂蜜和少量的垂心者利诱,来进行打窝诱鱼。
玉米和麦粒本身就有着谷物的清香,但留味效果不会太持久,但补窝太过频繁,会惊动本就谨慎的大鱼,所以加入蜂蜜和垂心者利诱更好的提味。尤其是后者本身就是非常好闻的水草香味,非常贴合鱼的觅食环境,对鱼的诱惑力非常大。
另外垂心者利诱里面含有丰富的的诱鱼因子,不论是多种鱼类身上提取的天然荷尔蒙,还是有着“鱼咬石”称号的DMPT素,都对鱼类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即使是鱼口不好的时候,也能刺激它们的食欲和竞争力,从而疯狂咬钩。
它还有多种不同味型,可以很好地满足草鱼,鲤鱼,鲫鱼等不同淡水鱼种的需求,我们出钓时根据目标鱼种选择相应的类型,可以达到更好的诱聚效果。
四、在钓法上做出改变
钓鱼并不只是时间,气温,饵料,钓位的选择,更重要的是我们钓鱼的手法。但不同钓法适合的鱼情不同,我们要根据鱼情选择合适的钓法,钓法的调整是应对鱼情变化,环境钓点特点的关键。
比如说钓鲫鱼,大多都是钓草,那最好使用长竿短线钓法;如果钓刮风、流水这样容易走漂的钓点,则可以尝试跑铅、双铅;小鱼较多时,双铅钓、跑铅钓也可以尝试,还可以更换饵料达到钓大鱼的目的。
结语:
总之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会有鱼开口,只要我们能够综合考虑钓位,钓法,诱饵等因素,选择最符合当下鱼情的方式,钓到大鱼并不难。希望上面的方法可以帮助钓友们抓住春天的尾巴,有个好的鱼获。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