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石化森林国家公园钦利组(上三叠纪形成的地层,由河流相、湖相、沼泽相及风成沉积组成)中具有彩色条带的锥状隆起,是“蓝色弥撒”的一部分,同时也是2.2亿到2.25亿年前形成的一种地质特征。图片来源:NPS
地球上的岩石是怎么锈蚀,然后变红呢?由罗格斯大学领导的一支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见解,有助于解决距今超过2亿年前的晚三叠纪时期的遗留问题。那时候地球上的温室气体含量极高,可以作为预测未来地球面貌的模型。
罗格斯大学新布朗斯维克分校的地球与行星科学系助理教授、论文第一作者Christopher J. Lepre说:“我们在新泽西州和美国西南部岩石上看到的红色,均缘于一种自然矿物——赤铁矿。据了解,红色赤铁矿构成了地球上的‘红层’地貌,以及火星的面貌。我们的研究为理解这种红色的形成时间,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以及赤铁矿所扮演的角色提供了重要帮助。”该研究成果由Lepre和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科学家共同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这项研究挑战了人们的传统认知。以往的理论认为,赤铁矿或无法用于解释在远古时期出现的现象,因为它是自然化学变化的一种产物,出现时间较红层开始沉积的时间晚许多。
图片来源:Pixabay
Lepre认为赤铁矿浓度准确记录了在晚三叠纪1450万年间,位于泛大陆(古代超级大陆)的一些平原上的季风和降雨(信息)。借助这一信息,他评估了环境变化、气候及陆地脊椎动物演化之间的关系。
Lepre检测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石化森林国家公园钦利组地层中钻取的518米长岩芯中的一部分,这一样本目前保存在罗格斯大学。罗格斯大学新布朗斯维克分校的Emeritus Dennis V. Kent教授为一支由罗格斯大学领导的团队检测了同样的岩芯,发现由于木星和金星的引力牵引,地球轨道的长度每隔40.5万年会被略微拉长,且此变化将对地球气候产生至少2.15亿年的影响,这一发现使得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确定恐龙繁衍等事件发生的时间。
Lepre根据红色岩石的可见光谱,确定了其中的赤铁矿浓度。据科学家们了解,这是首次用该方法研究如此古老的岩石样本。这些红色岩石样本可以追溯到距今超过2亿年的晚三叠纪。很多科学家认为岩石中的红色是距今不久前,其中的铁元素和空气反应产生的,就像自行车生锈那样。因此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赤铁矿和它的红色并不重要。
图片来源:Pixabay
Lepre认为,“实际上,这些赤铁矿很古老,有可能是古代土壤和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产物。这些气候信息有助于我们梳理出兽脚亚目恐龙(霸王龙和现代鸟类的早期祖先)正处于上升趋势时,陆地动物和植被情况发生变化的诱因——比如,这些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还是受小行星撞击的影响。”
与纳瓦霍族(Navajo Nation)成员合作的科学家们已经提交了一份价值百万美元的基金申请书,希望在科罗拉多平原钻取更多岩芯,其中包括能够记录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快速变化的岩石。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翻倍的结论,也是通过相似的方法验证的。
翻译:张宇哲
审校:董子晨曦
引进来源:美国罗格斯大学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