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曾文高,86岁,入党65年,军旅生涯25年。而今,虽然进入耋耄之年,但过去的悠悠岁月,战斗过、生活中的底片,在记忆中总是冲洗不淡,挥之不去的。我18岁参军,所在部队是高射炮兵。我经历了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赴青海高原护核防空、出友谊关援越抗美。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我作为援越抗美这场战争的亲历者,这是一场无法遗忘的战争。
1965年2月,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的战争进一步升级,对越南民主共和国进行明目张胆的侵略,美军在越南登陆的已达近43万人,每天投下成千上万颗炸弹,对越南进行狂轰滥炸,越南人民承受着不堪承受的苦难。“北部湾事件”后,我国已密切注视着美军的动向。已知美国侵略越南,并动用巨大的人力、物力,目的又是象朝鲜一样,要在中国周边占领建立一个陆地殖民地,再来威胁、侵略我国,扼制我国的发展,从而达到他称霸世界的目的。
1965年4月,胡志明秘密访华,毛主席在长沙接见了他,言谈中,胡志明从衣服里摸出地图,请求中国入越帮助修建战略通道。毛主席叫来总参罗瑞卿、杨成武,要部队办这件事。这就是“越南一张地图调动中国8万工程兵部队”的故事的由来。随着越南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从1965年8月开始,中国政府根据越南政府的请求,先后派出了炮兵、工程兵、铁道兵、通信兵、海军、空军、后勤运输等军兵种,32万余人的志愿部队,即“中国后勤部队”。我所在的高炮部队15万余人参加了这场战争,到1968年3月,高炮部队全部撤军回国。
1966年12月,我所在的炮兵团,奉命从青海原子弹基地撤出,通过长途铁路运输,按时到达广西崇左县集结待命。部队经过战前动员教育、国际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干部战士思想觉悟空前高涨,纷纷向党组织写决心书、请战书,有的还写了血书和遗书。誓与美帝血战到底,誓为“五个伟大”增光,为越南兄弟报仇雪恨。
入越参战是秘密行动,部队干部战士着装完全是越军式样,戴头盔、没领章、没帽徽,连汽车的牌子也换掉了。通过友谊关,所有部队都分别集结,向友谊关、向祖国人民、向毛主席宣誓。友谊关曾几度更名(也称鸡陵关、镇南关,后根据毛主席“平等相处、友善和睦”的指示,改名为“睦南关”。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又改为“友谊关”,并请陈毅元帅题写了关名)。我的一位战友在出关时,写了一首诗来表决心:“雄关耸立气轩昂,族海人山剑弩张。敌忾同仇救越国,针锋相对战美。异国他乡如故土,铁马金戈好课堂。血染征衣何所惧,环球与我共热凉”。
1967年1月19日,我所在的部队首战开始。经过八个多月的战斗,对空作战90多次,全师击落敌机100架,击伤97架,俘虏敌军飞行员17名,击毙8名。我方伤亡514人(其中死亡86人)。
1967年3月10日、11日,两场对空作战,是我团入越90多次战斗中,取得最辉煌战绩的两次。10日下午4点,敌军出动11批58架次,我军一举击落8架,其中4架空中开花,击伤3架,生俘飞行员3名,我方仅伤4人。
1967年3月11日,美军投入更大兵力,企图卷土重来。下午3:40,先头几架假装飞行。大面积实施电子干扰我军雷达,丢失目标。刹时,敌多批、多架、多方向、多层、不同高度向太原方向切入。抬头看,满天敌机,我军各类炮火齐发。顿时,飞机声、炸弹声、火炮声、响声震耳、整个战场浓烟滚滚、火光片片、炮声隆隆,大有黑云压城之欲摧之势。40分钟的浴血奋战,一举击落敌机10架,击伤3架,俘虏飞行员7名。我军伤亡31人、死亡13人。我兄弟团(605)六连最为惨烈,连长负伤、副指导员牺牲,一班除2人外,全部阵亡。炮身和掩体外树上都挂有牺牲战友的血肉。
这两仗,太原地区的越南人民都赞叹:第一次看到打掉美国飞机、第一次看到敌机空中开花、第一次看到俘虏很多的飞行员。总参、总政、沈阳军区、广州军区都发来贺电、慰问电。越南国防部长武元甲,以越南军委名义发来贺电
战场上,最大的矛盾莫过于生与死。在连队蹲点,我结识了不少战士朋友,其中不少人成长为英模,从他们相同的行为中,找到一个相同的“基因”,就是突破了“生死”的关口。
死都不怕,还怕什么?我团三连二班的二炮手刘建列,在6月7日战斗中,头部负伤、满脸是血,眼睛睁不开,硬是以惊人毅力把20多公斤重的炮弹推上膛发射出去后,倒在炮盘上。经抢救,送广州军区总院救治,连续昏迷48天。战后荣记一等功,被誉为“麦贤得式英雄”。
我团四连指导员王克京,在“一.二九”首战中,他们连正与越军交接阵地,立足未稳,被敌机轰炸,全身负伤36处。连队卫生员去抢救包扎,他拒绝了,让医务人员去抢救别的战友。后经赶来的医生,在简陋的条件下进行处理,送回广州军区总医院治疗,战后记一等功。战前,他是沈阳军区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被选为沈阳军区党委委员、党的“九大”代表和主席团成员,受毛主席亲切接见。
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也懂得生命可贵。但是,战场是生死搏斗的场所,是无法回避也无法选择。按我们战士们的话说:“就是死,也要死得值。重伤不哭、轻伤不叫、流血牺牲、革命需要!”
这场战争,全师立一等功的12人、二等功的78人、三等功的2170人;立一等功连队4个、三等功连队15个;立三等功排15个;立二等功班29个、三等功班143个,
向老英雄致敬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