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磊
清明的意义是什么?慎终追远。很小的时候,我就算过,正常人的一生,其实也不过三万多天,七十多万个小时。想想每一天,每一个小时,都是一闪而过,而在这个过程中,死神就像一台摆钟,在滴答滴答的声音中一步一步向你走来。在人生的终点,或卧于病榻,或戛然而止,或儿孙绕膝,或孤苦伶仃。每思及此,便生出由衷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
后来,身边的邻居、同学、朋友、亲人不断离去。有寿终正寝,也有各种意外。对死亡的认识,慢慢地也有了变化。既然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要离开这个世界,如何让自己的这一生更有意义,在我们的人生行将终了的时候,可以觉得这一生没有虚度,遗憾便会小一些,对死亡的恐惧也会少一些。
于是便努力学习啊。这世界上总有人比我更聪明,也总有人比我更努力,还有人既比我更聪明,也比我更努力。所以就要拼了命地去学习。在这个阶段,就少了很多遗憾。工作时,也要去努力,将来在垂垂老矣的时候,可以不为年轻时的虚度年华而后悔。几天前,有同事说起,我这几年里,苍老了多少岁?这不是第一次听到类似的话,也知道是朋友心疼自己,心中却没有想象中的那种凄凉和悲伤。既然我总会老去,那么早一天或者晚一天看到自己的皱纹,又有什么关系?天生一张娃娃脸,一直显得有些稚嫩,如今不过是,面容第一次超过了年龄。
谁心里还不是住着个孩子?虽容颜老去,而精神不老。保持一颗蓬勃向上的心,哪怕是在耄耋之年,也不会去顾忌死亡。既然他终究要来,那就要时刻准备着。
这一生,都在准备着。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要么忙着去活,要么忙着去死。只有不断地去追求活着的价值,才会死而无憾。
清明前后,万物复苏,正是一年中最朝气蓬勃的时节。在这个时候,去追思逝者,也许正是我们祖先的智慧所在吧。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