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面上看,沉浸在伤感、担忧和焦虑当中是一件自讨苦吃的事情,实际上很多人却因此而“受益”。
沉浸在负面情绪的原因有哪些?
1、因为熟悉,有安全感。
负面情绪虽然有些痛苦,但是你已经习惯了那种感受,那是你最熟悉的,在这种状态下,你知道该怎么说话和做事,知道该怎么睡觉、学习、工作和生活。
2、带来关心、爱护和帮助。
在成长的过程中,家人、朋友会在你伤感、担忧和焦虑的时候给予你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会帮你做一些事情,这已经形成了你们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所以很多人在需要关爱和帮助的时候会沉浸在负面情绪中不愿出来。
3、可以批评、指责他人。
当心里有愤怒和委屈无法宣泄的时候,虽然事情和眼前的那个人无关,但是让自己陷入负面情绪当中就有了攻击他人、宣泄情绪的理由。
4、可以借口不去行动。
当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会产生退缩行为,让自己陷入负面情绪当中,不知不觉地消耗了自己的意志力,最终变得难以行动。
5、寻求改变的机会。
很多人会不知不觉地在头脑中和生活中重现当年心理创伤的场景,内心期待着这一次不再受伤。
沉浸其中会带来哪些害处?
准确地讲,这里用“愿意”这个词是不太恰当的,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是自动自发、不知不觉、不可自控地陷入负面情绪当中,并且对此没有自知力。
这可以用弗洛伊德提出的“强迫性重复”来解释。
强迫性重复指一个人不由自主地、不可自控地重复某些毫无意义的活动,或反复重温某些痛苦的经历和体验。
比如童年时缺少母爱的人,成人后会不断无意识地创造被家人伤害和忽视的场景,然后被再次伤害;
比如童年遭受过虐待的人,成人后会勾引他人虐待自己。
比如经历过地震的孩子,会不断地用积木搭成高楼,然后推倒,带自己重回创伤情境。
我们经常会把坎坷经历归咎于命运,殊不知命运就是在不知不觉地强迫性重复。不断地重复会加重无望感,加深无价值感。让我们在迷茫中一直重复不好的命运,越伤越重。
这是一个完整的游戏:结束,然后循环往复!
如何摆脱强迫性重复呢?
第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
任何的改变都是不容易的,都是痛苦的,都是有挑战的,要做好准备,下定决心,逆天改命。
第二、觉察和识别强迫性重复。
在陷入强迫性重复时,要及时觉察和识别到它,并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是强迫性重复在作怪!
第三、回到当下,看清现实。
觉察和识别到强迫性重复以后,要及时地把注意力拉回到当下的生活中,做该做的事情。也可以随手写一篇日记,把这次陷入的情景、情绪和事件写下来,写下自己的决心,写下自己的行动计划。
第四、坚持创新的行动,重建生活。
在强迫性重复和新生活之间划定界限,对强迫性重复的情绪坚决不理会,强迫性重复的话坚决不说,强迫性重复的事坚决不做。有梦想、有计划、有目标地去创造新的生活。
经过不断地练习,最终摆脱痛苦的循环,让创伤得到疗愈,轻松愉快地投入到新生活当中。
沉浸在伤感、担忧和焦虑当中,深陷在强迫性重复当中,是一场舒适区和幸福感没有交集的悲剧。
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
尼采说:成为你自己!
我说:爱你自己!
愿我们都能成为自知、自爱、实现自我价值的人!
亲,有点帮到你,帮我点个赞吧!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