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陈睿潇
4月25日,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济宁市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2021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378件,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司法保障。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涉及知识产权侵权的新类型纠纷也不断呈现,对知识产权审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市法院创新审判机制,强化业务培训,推动审判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市司法局、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联络,在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完善沟通协调机制、统一执法标准等方面全面达成共识。
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加大对源头侵权、重复侵权、规模化侵权的惩处力度,在法定赔偿幅度内依法从高、从重确定赔偿数额,提高侵权行为的违法成本。加大对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不断净化市场环境。同时将惩罚与保护并举,保护市场主体,例如考虑到整个KTV行业受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的影响,在处理相关案件时法院根据实际情况降低了赔偿额度。
深化知识产权审判改革创新,将案件繁简分流,实行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加强与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发挥一站式多元化解决纠纷平台的作用,为知产纠纷当事人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纠纷解决渠道。2021年,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调解成功知产案件575件,调解率达到60%。
下一步,济宁法院将围绕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创新发展的工作大局,锚定争先进位高质量发展目标,履行审判职能,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