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囚被砍头前吟诗一首,朱元璋听到后,将监斩官全部处死

发布啦 0 0

明朝的创建者朱元璋,其堪称开挂的人生,幼年家乡天灾人祸不断,家中更是有不少人都被饿死,如此灾难,朱元璋能生存下来,实属不易。

为求生存,朱元璋当过放牛娃,进过寺庙打杂,甚至还有沿街乞讨的经历,这些种种事迹,在朱元璋称帝之后,并没有将它们抹去,反而以此为荣。

死囚被砍头前吟诗一首,朱元璋听到后,将监斩官全部处死

深知百姓疾苦的朱元璋,利用铁血手段,处死了许多朝中大臣,为了大明江山永固,许多开国功臣也被相继除掉。

其中最为出名的,要数明初四大案。

在这些案件当中,死的人真是不计其数,牵连之人甚广,其中就有一人,被牵连之下判了死刑。

不过,此人在被斩首之前,曾吟诗一首,朱元璋听到后,立即处死了所有的监斩官,这是怎么回事呢?

死囚被砍头前吟诗一首,朱元璋听到后,将监斩官全部处死

说起这件事之前,首先要说的是,此人因何事被判刑,最终被推上了断头台。

首先,要从蓝玉这个人开始说起。

蓝玉,明朝的开国名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于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

蓝玉起初在常遇春麾下效力,因其做事很有胆有谋,面临敌人勇敢,只要征战便会立下功勋,因此,蓝玉就被常遇春推荐给了朱元璋。

死囚被砍头前吟诗一首,朱元璋听到后,将监斩官全部处死

蓝玉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先后被朱元璋封为大将军、凉国公。

作为常遇春的妻弟,同时,常遇春又是太子朱标的岳父,因此,蓝玉十分维护太子朱标的储君地位,是太子朱标的武人集团班底之一。

可惜的是,太子朱标身体状况不好,死在了朱元璋的前头,为了皇孙能顺利继承皇位,掌控朝局,朱元璋便有除掉蓝玉等人的打算。

当然,除了这个原因之外,也有蓝玉本身的问题。

死囚被砍头前吟诗一首,朱元璋听到后,将监斩官全部处死

明朝建立之后,蓝玉居功自傲,收养了许多义子、奴仆,拉朋结党,这对于皇帝来说,属实是一位让人头疼的人物。

北征南返时,夜抵喜峰关,守关官吏没能及时开门接纳,蓝玉甚至带领大军强行冲关,对此,朱元璋心中震怒。

不要说是朱元璋,这事若换做任何君王,恐怕都是无法接受之事。

除了这些之外,蓝玉还作出了许多出格的事情,什么强占民田了,强占元妃之类的,甚至逼迫元妃自尽。

终于,在1393年,朱元璋再也无法忍受,以谋反罪逮捕蓝玉,并将其剥皮、抄家、灭族。其中,牵连甚广,大约有一万多人都被处死,史称“蓝玉案”!

死囚被砍头前吟诗一首,朱元璋听到后,将监斩官全部处死

蓝玉案牵连了一万多人,其中很多都是蓝玉的党羽,当然了,也有少数冤死之人,很不幸,孙蕡便是其中一位。

孙蕡(1337—1393),字仲衍,号西庵先生,他仪表堂堂,性格通达、豪爽。孙蕡于书无所不读,写起诗文来不用起草稿,开卷展纸,挥笔而成。

当时,许多人都因为蓝玉案被牵连其中,为了彻底剿除蓝玉党羽,但凡平时与蓝玉有些关系之人,都被朝廷处死。

孙蕡就是其中之一,原因仅仅只是孙蕡曾经给蓝玉题了一幅画。

死囚被砍头前吟诗一首,朱元璋听到后,将监斩官全部处死

如果仅仅只是因为这个,那么孙蕡无疑是比较冤枉的,孙蕡本人,也是无处伸冤。

毕竟那么大的一个人数,朱元璋不可能每一位都亲自审问,因此,孙蕡最终被人推上了断头台。

蒙冤的孙蕡深知自己必死,于是在被杀前赋诗一首,以鸣不平。

“鼉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店,今夜宿谁家?”

后来,这首诗传到了朱元璋的耳中,曰:“有如此好诗,不覆奏,何也?”

朱元璋觉得这首诗很不错,更是发现杀错了人,于是大怒询问监斩官等人,为何不早些上报。

一怒之下,监斩官等人皆被处死!

朱元璋得悉这首诗之後,才发现杀错了人,问监杀指挥,孙蕡死时何语?监杀以此诗对。朱元璋怒曰:“何不早奏!”竟杀指挥。《列朝诗集·孙蕡传》。

参考史料:《列朝诗集·孙蕡传》,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93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