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西贝货——假恐龙蛋

发布一下 0 0


在古生物的遗物化石中,恐龙蛋化石无疑是非常吸引眼球的一类,相对于恐龙骨骼化石而言,蛋化石数量较少,且可确定的种类远不及目前已确定的恐龙属种,作为恐龙繁衍的重要载体,对研究恐龙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十分珍贵,属于《文物保护法》中提到的“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

大自然的西贝货——假恐龙蛋

恐龙蛋化石

因此,恐龙蛋的私下交易就成了一件很有“判”头的事,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造假手段也是层出不穷。除了人工造假外,大自然也常常会开玩笑,形成一些与恐龙蛋十分相似的地质作用产物。

最常被误认为是恐龙蛋化石的就是石结核。石结核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是一类形成于沉积岩中,与围岩成分有明显区别的矿物团块,按照成分主要有硅质结核、钙质结核、锰质结核、铁质结核以及硫铁矿结核。

大自然的西贝货——假恐龙蛋

铁胆石

在形成之初,石结核需要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可以是某种矿物,也可以是某种生物的硬体。在水波搅动下,核心周围的泥沙物以类聚般地汇集而来,逐渐胶结、变硬,最终形成球状或卵状的结核。结核的外观形态、颜色、大小各有不同,有的甚至几个球体相连,或长得像传说中的飞碟,而其中一些单体呈卵状的个体就很像恐龙蛋。

大自然的西贝货——假恐龙蛋

石结核

除了石结核外,一些出露地表的岩石也能形成酷似恐龙蛋的造型,比如花岗岩石蛋,花岗岩属于侵入岩,由未到达地表的岩浆冷凝形成,当地壳发生抬升后,一些花岗岩就露出了地表,棱角分明的它们露出的各个面都受到一个方向的风化,棱边受到两个方向的风化,而角部受到三个方向的风化,最终岩体受到风化的部分趋向球形,成为一个个嵌在围岩中的石蛋,非常像恐龙蛋窝。这种现象称为球状风化,而形成的这些石蛋叫做球状风化体。

大自然的西贝货——假恐龙蛋

风化作用产物——玄武岩球状风化

由于自然形成的这些假恐龙蛋并不像人工的假化石那样,是刻意用来鱼目混珠的,因此与真正的恐龙蛋化石对比的话,有很多明显的区别,比如恐龙蛋作为生物活动的产物,表面具有规律而流畅的纹饰,以及供胚胎进行气体交换的气孔,蛋壳一般厚度在1-2毫米之间,打开内部则像开盲盒一样,或开出与围岩相同的物质,或开出方解石晶洞,甚至可能开出稀有度超高的恐龙胚胎;而石结核表面是坚硬的壳,没有气孔,内部是实心的,有明显的同心环带结构,虽然有时也能开出化石,但都是贝类、鱼类、菊石、三叶虫等水生生物,开出恐龙胚胎的几率为0。

大自然的西贝货——假恐龙蛋

成岩作用产物——石结核

当发现这样的假恐龙蛋时,有人会欣喜不已,而在得知并非真货时,又会十分失望,但作为地质作用的产物,它们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即使无意研究,把外观独特的它们当做观赏石也是不错的选择。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93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