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养殖到精细养殖
从亩产200斤到亩产800斤
成活率达到90%
上市后供不应求
梁子湖畔沼山镇养殖户刘龙林
谈起他的“养虾经”——
4月23日,在梁子湖区沼山镇东井村刘龙林的龙虾养殖基地,今年57岁的老刘正哼着小曲,拿着一大袋老红糖和一瓶乳酸菌捣鼓起来。
“这可是宝贝。”见记者到来,刘龙林舀起一勺刚调制好的红糖水介绍道,“这个发酵三四天后就要倒在虾塘喂龙虾。”
说罢,刘龙林来到虾塘旁,随手拎起一个虾笼,只见红彤彤、亮锃锃的小龙虾活蹦乱跳,钻满虾笼。
“你看这只龙虾大概7钱重,收购价格每斤30至40元,供不应求。”刘龙林抓起一只大龙虾喜笑颜开地道出了他养虾的奥秘,“因为这龙虾是喝了豆浆和红糖水长大的,好吃!”
2010年,刘龙林开始龙虾养殖。“刚开始养殖小龙虾比我想象的要难,一不注意就死一片。”回忆养殖经历,刘龙林话语中充满了无奈,“不管怎么用心,一批虾养下来,成活率还是低,产量还是上不去。”
“到底是什么原因?”沉下心来思考的刘龙林在跑了十几个虾塘后发现了问题:论养殖技术,大家都是你学我、我学你。这样就算学到头,亩产量也提高不了。
如何选到好的虾苗?
如何做好清塘消毒?
如何提高虾苗成活率……
近年来,通过外出潜江考察、请教龙虾养殖专业技术人员,刘龙林慢慢摸索出养殖小龙虾的门道。
“龙虾要想养得好,生长环境和喂养是关键。”谈及小龙虾养殖技术,刘龙林十分自豪,“小龙虾还是幼苗的时候要喂养豆浆,增强虾苗体质,提高存活率。”
“到了4月份,就要开始喂红糖加乳酸菌混合发酵成的红糖水,而且必须用干净的自来水和井水。”
刘龙林拿起一只虾介绍道,“你看,这个虾壳红亮,虾身饱满、虾肉鲜嫩,虾肚皮干净,这都和它的生长环境密不可分。亩产也从200斤提高到了800斤。”
“就是因为刘老板不断学习,坚持规范化管理,才能把虾子养得这么好,虾肉口感好,回头客非常多。”前来学习的养殖户在一旁接过话茬说道,“现在村里十几户养殖户都是他的‘粉丝’。”
上月开始,刘龙林养殖的小龙虾上市后便供不应求,这些喝着豆浆和红糖水长大的龙虾已“爬”上武汉、黄石、黄冈等地市民的餐桌。
“虽然投入成本比传统养殖高,但是产量和质量提高了,算下来还是赚了。”话语间,一名商贩来到基地想要订购龙虾,刘龙林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目前成虾都预定完了,最早一批要等到5月中旬。”
“我的顾客都说你家虾子鲜嫩,下一批一定给我留着啊,一定啊!”临走前,商贩再三叮嘱道。不一会儿,刘龙林的订购电话又响了起来……
(来源:鄂州融媒)
【编辑:郑晓晓】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