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层次高的人,与人交往,都会保持适当的距离

发布一下 0 0

读完这篇文章,你可以学到什么:

  1. 人与人相处,多少都需要一点界限。在自己的领地,无须经过对方允许才能拒绝。
  2. 根据对自己的界限和对他人的界限的处理态度,可以分成本文提到的四类人。
  3. 真正的高效交往源于两个拥有独立型人格的人之间的交往。

真正层次高的人,与人交往,都会保持适当的距离

划出自己的领地

人与人相处,多少都需要一点界限。

这并不是说,我们就该做独行侠,就该冷漠,而是每个人都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与各种关系人的交往中,应该保持怎样的分寸。同时,划出自己的领地,警戒他人应该跟我们保持什么样的分寸。

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领地界限,虽然范围可大可小,但绝不能没有。没有界限,领地就无从谈起。

划出界限,就意味着你在自己的领地四周筑起了高墙,我们有时候也将其称为「原则」。高墙以外的公共区域,是交流区;高墙以内的私人区域,是警戒区。警戒区是不可侵犯的,一旦有人闯入,你就得端起自己的枪,告诉别人谁才是这里的主人。

社会上会有很多人教你说「不」的艺术,告诉你要如何委婉地拒绝,如何为对方保留足够的面子,如何解释自己并非不想帮忙等。但这些圆滑的策略也并不总会奏效,很多时候,模棱两可的说辞只会让对方认为事情有转圜的余地,心里可能会更加反感。

「早知道就不跟你多费口舌了,浪费我这么多时间」,他可能会这样想。因此,当你想说「不」的时候,你只需说「不」,可以礼貌一点但无须过于谦卑。你要知道,在自己的领地,无须经过对方允许才能拒绝。

领地界限并非固定,也是无时无刻不在动态调整着的。小时候当别人调侃我们的某个缺陷的时候,可能触及了我们的界限,但长大后再提起,也许就不会太在意了。这说明我们在这件事上的界限范围往里缩了,我们留给他人可供交流的区域变大了。往外扩也是同理,不同时期在不同环境下,我们会一直微调自己的界限。

在人与人的交往之中,当平行交流或实力不明的时候,多数人都会想争得比对方更大的话语权以建立交往优势。因此我们经常会在不知不觉中,试探他人的界限范围,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尽量保证和平的前提下,替自己谋到更多的利益。

就拿开车来说,在没有隔离栏的路上,新手通常会尽量往右靠, 但经验老道的司机会告诉你,这样是不对的,你该尽可能往中间走,这样才能在跟对面来车的博弈中,争取到更大的避让空间,避免因突发避让撞到右侧的非机动车或行人。

当我们通过擦边球触碰到他人的警戒区,察觉到对方的抵触心理时,会暂时退出来,然后在潜意识里画上一条警戒线。在重复上述行为几次之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区就这样被建立起来了。

真正层次高的人,与人交往,都会保持适当的距离

尊重他人的界限

如果说划清自己的领地界限,是我们在交往时拥有安全感的先决条件,那么尊重他人的界限,则是维持交往的重要因素。前者让自己保持愉悦,后者让他人感到愉悦。只有同时满足了这两个因素,有质量的交往才能长时间地维持下去。

尊重他人的界限看上去很简单,很多人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事实上却并不容易。在同陌生人的交往之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做到尊重他人的界限,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对彼此并不熟悉,我们小心谨慎,保持着足够大的安全距离,这也是建立一段浅关系总是很容易的原因。

但在熟络了,甚至是交往的频次变得很高了以后呢?我们走愈近,工作、生活的交集愈来愈多,尤其是当我们在人情往来之中,都自以为对对方还有一点恩惠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能控制住自己不踩过界呢?很难。

根据对自己的界限和对他人的界限的处理态度,我们很容易就能将身边的人分为以下四类:


真正层次高的人,与人交往,都会保持适当的距离

占便宜型人格就是──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多说无益,对这类人避而远之就是了。

老好人型人格常见于某些公司同事,对人和气、人缘好,但很容易被人当作情绪垃圾桶和保姆,长久下去自己会痛苦,别人还容易不把你当回事。

共享型人格常见于好兄弟或无心机的七大姑、八大姨,他们通常会非常热心地帮助你,但同时也很容易踩过界,入侵你的私人空间。虽然他们可能没有坏心,但有些时候会令人很不自在。

真正的高效交往源于两个拥有独立型人格的人之间的交往,他们从不以爱或关心的名义踩到对方的界内,而是只在公共区域进行交流与合作。他们会询问对方的建议,但从不对对方的决定进行干预。他们可能会请求或接受对方的帮助,但从不会为帮助对方而过度牺牲自己。

这种交往界限才是刚刚好的,是温暖而有安全感的,独立而又负责任的。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94713.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