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劳模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 | 谢晓星:装配线上练功夫

发布一下 0 0

从初出校门的“技术小白”,到一名响当当的技术能手; 从一名较真的普通焊工,到屈指可数的“河北大工匠”……

实现这样的华丽转身,谢晓星用了14年。 日前‬,在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他守候生产线旁,俨然是汽车车身装配精度的“守护神”。

弘扬劳模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 | 谢晓星:装配线上练功夫

谢晓星,1987年出生,中级工程师,专科毕业;长城汽车整车事业部质量管理副主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北省冀青之星,保定市劳动模范、保定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劳模双百双创劳动竞赛创新先进个人。

2008年,谢晓星入职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至今的5000多个日日夜夜,始终在生产线上练功夫,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成为一名技术过硬的操作能手。

现在,汽车钢板车身犹如他的孩子,他的眼睛犹如一把尺子,即使钣金配合搭接出现毫米的差值,他也总能第一时间察觉到;他不仅每次能熟练地找到问题发生源头,也能快速解决问题。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实施的《一种旋转夹紧装置》《前纵梁结构与汽车车身》两项技术分别获得国家专利,还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11篇,在集团荣获团体和个人奖55项。

弘扬劳模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 | 谢晓星:装配线上练功夫

他进入长城汽车整车事业部后,为加强生产和质量运行风险防控,探索“自主改造实施闲置资产利旧+设备负荷率提升+辅助类设备作业模式,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有效替代人工作业”项目,优化作业人员12人,每月降低生产工时4875小时,盘活了闲置资产5.3亿元,每年创收2600多万元。

在企业面临较大成本压力的情况下,谢晓星带领团队“削浪费、提价值”,从人工成本、制造费、单台燃动、VAVE、开源创收等方面识别浪费点,通过创新改善累计节约资金2373万元。

数据的背后,是谢晓星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在5G、AI、云计算等技术背景下,谢晓星执着和坚守的“工匠精神”渗透生产上每一个角落。他攻克了视觉检测AI算法技术难题,实现机器视觉替代人工检验,推行的“欧拉汽车身份证VIN视觉检测项目”和“风骏皮卡白车身款式视觉检测项目“,每年为公司创造效益152万元。

整车VIN码为车辆识别代码,又称为“汽车身份证”,由17位字符组成。此号码对应于每辆车,50年内在世界范围内不重复出现。VIN打刻岗位对员工技能要求很高,字符有毫米之差或微小瑕疵,会造成顾客无法上牌照,而有些缺陷仅靠人工检验无法100%将问题检出。

2020年4月,谢晓星开始了VIN数字化打刻的探索,通过机器视觉替代人工检验,提升检验效率和问题检出率。但是,检测程序的外部采购最低需投入12万多元。由此,他与公司软件开发人员交流,制定了硬件采购、软件自主研发的方案,开发了一套打码新技术。通过标准样件与实际生产制件对比,实现了整车金属零部件VIN打刻的“金属字符”自动审查检查、判定。

弘扬劳模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 | 谢晓星:装配线上练功夫

敢啃硬骨头,不断成就自我。2022年,他被评为“河北大工匠”。

2014年,长城汽车公司投资240万元,复制8套新翼子板模具。新翼子板涉及与4个零部件的配合,要求匹配精度高,虽然经过多名工程师的多轮整改,均未批量投入使用,后序质量问题无法消除。

这个难题,一搁置就是6年。为攻克这一难题,谢晓星带领翼子板小组反复策划,识别各类问题35项,试装1520台份,整改模具15项,调整夹具9项,更改产品6项及完善调整标准11项。最终,保证了翼子板模具全部投入使用,一次性节约成本240余万元。


(来源:市总工会提供)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95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