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一场宝贵的春雨,暂时把恼人的飞絮一扫而净,气温被拉下了10多度,天空透亮了很多!
到公园里晨练,再次看到路面上有蚯蚓蠕动,这也是雨后我经常见到的现象。在我的认知里,蚯蚓喜好潮湿环境,平时生活在泥土里不露面,一到下雨天就钻出来感受比在泥土里更加清新的湿润。下雨天对于蚯蚓来说简直就是他们的盛大节日,有的因为撒欢过度而找不到“回家”的路。等太阳一出来,他们因路面坚硬无法遁形而被炙烤得一命呜呼!
我时常为这些个因一时贪欢忘乎所以乐不思蜀,在想“回家”时却已无路可走而毙命的蚯蚓们感到惋惜!也总是借此告诫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记着自己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即使一时幸运而兴高采烈意气风发,也别忘了来时的路!因为当前进方向迷失的时候要知道往回走,遇到危险返回原点是最安全的。
我也时常不理解:平时在泥土里活得好好的蚯蚓为啥一到雨天就爬出来呢?真的是为了“贪欢”而不要命的吗?
上网一查,还真不全是我以为的这样,我只是猜中了其中之一。
蚯蚓之所以生活在潮湿的泥土中,是因为其主要以腐烂的叶子为食,而且它们身上有一层湿滑的粘液,如果在地面上,体表会迅速地干掉,从而无法获取氧气,最终死于脱水和缺氧。
蚯蚓们之所以在下雨天会一反常态地从湿润的土壤中钻到地面上的原因,目前有三个比较科学的说法:
第一:寄生虫说。在达尔文的《腐殖土的形成与蚯蚓的作用》一书中是这样描述的:雨天蚯蚓之所以会爬到地面上,是因为寄生虫在作祟。这些寄生虫主要以孢子虫为主,孢子虫无法单独生存,它必须寄生在动物身上。所以,为了更好地传播,孢子虫会控制蚯蚓在雨天爬出地面,这样就增加了蚯蚓们相遇的机会,从而方便了孢子虫进行传播。
第二:繁殖说。蚯蚓虽然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但它们的繁殖还是需要相互帮助的。平时,蚯蚓生活在地下,因为土壤相隔可能导致它们无法见面,从而繁殖几率大大的降低。雨天时,没有阳光照射,地表湿度近乎满格,而且湿滑的地表也有利于它们移动,此时,蚯蚓就争先恐后地爬出来互相寻找对象,繁衍生息下一代。这也就是我猜想的“贪欢”一说吧。
第三:雨天土壤环境的改变。下雨时,土壤中的溶氧量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浓度会增加(雨水在地表形成了氧气与土壤接触的隔离层),这或许是蚯蚓逃离地下的最大原因。因为随着溶氧量的减少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蚯蚓的呼吸会愈加困难。
无论如何还是那句话:记着自己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顺境中懂得“居安思危”,逆境中知道后退。
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2022-04-28 上午 10:30 于望京东园七区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