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小和尚问师父:“师父,我每天都在忙,为什么没有成就呢?”
师父笑了笑,让小和尚把化缘的钵拿过来。
师父先在碗里放满石块,又撒了大米,最后倒入水,钵满了。
师父又取来一只钵,这次先放入水,倒满水后再往里放石块与大米,水就溢了出来。
生活如这只钵,被细碎小事填满,以为忙碌,做得更多,抓住的也就更多,可往往无法有实质性的突破,反而感到焦躁不安。
我们就来说说,如何让自己过得更加真实且充实。
1、做“高价值”的事
我们每一天都需要做很多“不得不做”的事情,保证我们的生存问题。
比如朝九晚五的上班、没完没了的会议,繁琐的工作流程、与上下级沟通、做饭、家务、孩子等等,诸如此类等。
很多事情是必须要做的,甚至会“惯性”完成,本质是,它们的意义并不大,“绑架”的是精力,做了好处不多,但就是停不下来。
这些都是你的社会角色,比如父母、员工、负责人、客户,仅此而已。
那么,什么是“高价值”呢?就是有利于成长的事情。
是你发自内心想做的、能够让你在未来有自由选择权、是明天比今天更好的事,是可以成为你的背书,垫高你的见识、改变你认知的事。
所以,每一天我们要这样思考:有多少时间耗费在“低价值”的事情上?
投入“高价值”事情上的时间又有多少?
现实是不可能全部做高价值的事情,但是,我们通过梳理,可以调整时间表。
缩短做低价值事情的时间,挤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高价值的事。
比如:减少不必要的反复沟通。将零散的事情集中到一个时间段完成,把不紧急但是重要的事提前完成,避免堆积成紧急又重要的事。减少不必要的流程,拒绝一些不必要的请求。
时间花在哪里,结果不会骗人。
时间精力要花在能够让你成长的事情上。
有些人会说:我实在是没办法缩短看似无用的时间。
那么,就赋予它们价值。
比如:发呆、刷视频,这些看似无用的事,我们没必要全盘否定它,要做的就是有节制、筛选有用的信息。
比如,短视频里的知识点,对你的启发,你的思考是什么,提炼出来,也是一种学习模式,但不可过度依赖。
再比如,看电影多选择评分高的电影,带着问题去观影,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能触动你。
走马观花的浏览是没有价值的,而有价值的是什么呢?是你停下来的深度思考,是你能汲取到的新知,能将之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加以运用。
这就是有价值的。
你可以忙,但不能瞎忙,要把功夫用在重要的事上。
2、“长期”是复利
这个短平快的时代,人们更加缺乏耐心,做了一件事就立求结果,只要反馈的时间延迟,我们就会选择放弃。
这也就是:只重眼前利益,无视长期回报。
如同学习,为什么要坚持呢?
就是因为学习在短时间内很难看到成效,但在未来就会给你带来复利回报,当下看不到,是真的看不到。
举个例子,学习写作,为什么会有人放弃呢?看到别人靠写作变现后,自己却是“半途而废”。
因为,从学习到理解,再到运用,再进阶到自如应用,是需要时间的,别人的成功是付出时间和精力所得,你也可以复制。
我们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不要单靠意志力,这样会太“苦”,人的天性都是懒惰又好享受的,所以首先找到做这件事情的价值。
虽然我是一个提倡坚持做事的人,但我的所有坚持都是用最短的时间,将之转换成习惯,只要确定这件事情本身是正确的,我就先坚持做,在做中找到让我产生兴趣的点(这个只要你用心,就一定可以找到)
所谓自律就是如此。如果自律靠的是毅力,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一定不长久,但如果你有了未来的一个愿望后,在别人眼中看似自律的事,对你来说,只是你生活的一部分,自然而然。
说到本质,就是支撑你做事的动力。
一件事,如果你做的动力超越了事情本身的阻力,你就会去做,反之,你就不会做。这个不难理解吧。
接下来我们说说重点,怎样才能增强动力。
时时想象未来的自己,这个动作能助力你摆正心态。
假如你现在20岁、亦或年过半百,这都不重要,你要做的就是反思和审视自己,在大脑中激活那个未来的你。那个未来的你,就是现在的你努力奋斗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就是你现在的动力。
所以,有效的日常练习就是你抽出几分钟想一想,明年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5年后呢,10年后呢?
你希望自己过上怎样的生活?
是自己掌控,还是被别人当作“选项”时刻有淘汰的可能。
再想一想,你最不想让自己活成什么样子。
这样的练习,建议你每天都在脑子里想一遍,让“现在的你”与“未来的你”之间有紧密的关联,增强你的动力,驱使你向好向上地努力。
有了动力,我们还要想一个有效的对治阻力的方法。
用读书来举例子,你知道读书是必要的,但拿着书就不知不觉睡着了,看了10页合上的那一刻就全忘了。
分享一个我读书的方法。
选书:一定选自己感兴趣的书,比如小说、文艺都可以,有兴趣你就会读得下去。
解决问题:只针对你当前一个问题,去书中找答案,你准能看得进去,尤其是找到方法并解决了这个难题,你会终身留下印象。
读书复盘,不一定是全书复盘,只写你最有感觉的那一部分,可以分享到你的小伙伴群里。每分享一次,最大的收获人是你。
你会在有意识的训练中形成习惯,一旦习惯了就会不断增加强度,假以时日,你读完一整本书就是常有的事了。
人们常说,世间充满了“不确定”性,而我们面对“不确定”的能力,是平时的功夫。
那些总是沉稳冷静的人,在难题面前从不显得惊慌失措,是因为这样的人,将精力集中在“如何解决”上,而非情绪中。
人生中无法改变又必须面对的事,才能让我们有意识地去思考。
习惯思考是一个人成熟的开始。
我们明天继续讲述········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