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种人
为什么有人变老
话越来越少
因为
能说到一起的人
真的不多
高山流水知音稀
话不投机半句多
沉默寡言,反倒清净
为什么有人变老
话越来越多
其实不过是
不甘寂寞
话稠多如满天星
管它东西南北风
觥筹交错,兀自演说
话少的
保精养神
话多的
散精耗神
不信?
你看无人处
一个眼神清澈
一个六神无主
二、孤独的人如何“清欢”
跑步的人,你我都看TA孤独。
可TA内心的自在与清欢,你我“非鱼”,自然不知“鱼之乐”。
跑步是个动中取静的事儿,但其中妙处,谁跑谁知道。
无意中刷到两位跑者,一位焦虑抑郁,另一位干脆就是抑郁症患者。她们一定在长跑中梳理过自己的生活。
悲欢浮沉,顺逆苦乐,渐渐如过眼云烟。
眼前,只有路!
有路,谁不一片自在?
她们,用动感的脚步,
印证了农夫先前因体验慢跑而悟到的一篇文章——听说你抑郁了,春光正好,跑步去!
三、清欢便好,何必大欢
叔本华说:一个人内心满足与否,取决于他的情感、欲望和思想的共同作用。自身精神力量如果不够强大,即便是在亲朋好友或是财富这些外界的帮助下,能获得的快乐也相当有限。只能获得夹杂着动物性的流于俗套的快乐——比如只能享受感官的乐趣,低级粗俗的消遣,能感受到的最佳乐趣,充其量也不过是平庸的家庭生活而已。
塞万提斯在暗无天日的监狱牢房里就能写出《堂吉诃德》,你说他孤独吗?只怕老塞会说:“俺有清欢!”
东坡贬谪黄州四年后再迁移汝州,与泗州刘倩叔郊游,得律诗一首。尾联云“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出游,不必呼朋引伴,甚至不必“二三子”。好朋友,一个就够。
凌云健笔意纵横,山间野景自怡情。
中午时分,在“农家乐”品尝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几盘素菜,一片清欢,庙堂之上的士大夫,焉能体味得到!
爱热闹的人喜欢大欢,甚至狂欢。
孤独的人则独享清欢。
哥们儿,开跑!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