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是一个被众人熟知的问题,也是一个面向全人类的世界问题,并且它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地球上物种的生存权利。
只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解决全球变暖的具体方法。
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人类本身。
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是人类欲望的不节制导致过多温室效应的产生,进而造成的气温上升致使全球变暖。
目前人类不会停止生产活动,全球变暖的现象自然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善。
只是凡事换多个角度来看,就会发现有弊也有利。
全球变暖在大局上也许并不是个好现象,但是站在中国的角度来看,全球变暖带来的后果对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好处。
全球变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会是什么样的?盛唐西周又是怎样的盛况呢?我国重回盛唐西周气候的可能性大吗?全球变暖是否是中国回归盛唐西周的最大机会?
关于全球变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全球变暖在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类活动之后的首次爆发时间段。
人类的生产方式虽然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也为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是付出代价的却是地球。
在2019年,该现象不仅没有出现好转的情况,还在不断地恶化。
气温上升的速度加快,两极地区的冰川开始消融,显然全球变暖的趋势并没有被控制住。
在这件事上,全世界的国家都是受害者,尤其是坐落在南太平洋沿岸的图瓦卢,这个国家将会被因气温上升而不断上涨的海水吞没。
和图瓦卢有相同命运的国家比比皆是,但是不要担心,至少我国目前并没有受到这类威胁。
只是中国确实也在全球变暖影响的范围内,我们这些年也受过气候变化的苦。
相信仍然会有不少人记得2021年七月份的河南暴雨,大范围的强降雨致使河水暴涨,引发的山洪冲断了路桥,近两百万的百姓深受该极端天气的折磨。
同年发生的三月最强沙尘暴,七月台风“烟花”陆上的超长滞留,十二月罕见超强台风的登陆,这些极端天气出现的原因都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发生的。
极端天气只是全球变暖对中国影响的其中之一,中国气候的变化的元凶也是它。
从我国近几年的气候情况来看,我国的东部及沿海地区的气候变化风险显著上升。
如果对我国的区域经济有所了解,不难发现这些地区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
收获的红利越高,承担着的风险就越大,这些地区出现强降雨等极端天气的几率也就越大,这就是为什么近几年会经常出现寒潮反复,气温骤升或下降这些气候变化的原因。
同样,西部地区虽然人口经济没有东部地区发达,但是干旱的风险仍然没有减轻。
相比较东部,西部地区的气候恶劣,生态环境也更加脆弱。
全球变暖给西部地区带来的是高温干旱,黄土高原等区域面临着的是变化多端的极端天气。
土地荒漠化加重了西部农耕百姓的负担,他们的粮食生产问题也由于气候变化得不到根本的解决。
关于曾经的盛唐西周的盛况
根据竺可桢先生的研究显示,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西周时期的气温就比如今的温度高三到五度,北方植被的分布面积也比如今广泛且均匀,北方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甚至可以称上一句“塞上江南”。
那时的北方地区的气候远比现在要富饶,河南凭借着优越的气候条件,盛产过大象。
西周时期的前期的确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温暖期”,只是到了中后期,也经历了冰冷期,气候才开始变得干旱寒冷。
这个冰冷期在唐朝时期才开始破冰。
对于唐朝,它的盛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开元盛世”时期正是温暖湿润的气候。
优越的气候是唐朝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百姓安乐,生活富裕不可或缺的条件。
温暖湿润的气候造就的不仅是松软易耕种的土壤,还带来了存活率高,生长茁壮的农作物。
在古代,没有过多人为因素的干扰,百姓大多都是依靠天气来过活。
而唐朝的百姓享受到了老天的垂爱,在温暖湿润的条件下,唐朝的农作物大丰收,粮食产量富足,农业促进经济飞速发展。
除此之外,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一带,百姓耕种面积也颇为壮观。
就连印象中土地资源贫瘠的西北地区,也深受温暖湿润气候的福泽庇佑,土地肥沃,收成颇丰。
正因如此,唐太宗才会在农业发展上耗费心力,为普通百姓谋取利益,减轻他们身上的税收负担,争取让所有的百姓都可以安于耕作。
这样一来,百姓的生活收入有了保障,国家的经济来源也会不断增加。
据史书记载,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期间,百姓安乐,生活富足,社会秩序稳定。
幸福的生活给了百姓物质上的满足,唐朝当时国力的富足也使文化多样性发展,满足了百姓的精神需求。
用“繁荣”来形容盛唐百姓的生活一点都不夸张。
他们当时的生活条件放到现在,也是令人羡慕的。
谁也没想到,现如今的全球变暖,竟然存在着把我国的气候改变成和盛唐西周一样温暖湿润的可能性。
我国气候重回盛唐西周的可能性
我国在全球变暖的前提下,气候情况回到盛唐西周盛况的可能性大吗?答案是,有这个可能性的。
我国在全球变暖这个问题上,是始终保持着认真对待的态度的。
如果说哪个国家在应对全球变暖引起的气候变化的领域中可以被称之为标榜,中国当之无愧。
我国对待这个问题,处理的态度和方案是无人能及的。
全球变暖不仅会引发气温的上升,还会造成雨带的北移。
在我国,雨带从春季开始就会从南部地区向北移动,在这期间会停留到五月。
直到盛夏八月,主要雨带才会移动到华北地区,仅仅停留一月有余,就会重新向南移动。
而如今雨带北移给了北方地区更多接受雨水的机会,这也许会缓解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的气候并不算差,但是它的确存在着不足。
由于我们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再加上其它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加持,农业发展并不困难。
但是季风气候也会有干旱的时期,冬季的寒潮以及春季的低温也是阻止我国农业发展的拦路石。
雨带的移动也会带动一些气候类型的改变,我国干旱严寒的西北地区有望从全球变暖中转变成温暖湿润的气候类型区域,这些都是全球变暖可以带来的改变。
我国也已经为了改善自己的气候做出了经年累月的努力,尤其是气候环境恶劣的西北地区,我国对其加大了治理力度,应对措施也是连续不断。
由此来看,借助全球变暖的改变,加上我国自身对气候改善的不懈努力,重回盛唐西周的盛况并不遥远。
对待全球变暖的态度
保护地球是这世界上每个人类应当承担起的责任,大国在努力,小我也要倾尽一份心力。
还是那句老话,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在大局面前,任何一份贡献都是体现自身价值的所在。
我们应担当其这个责任,早日行动起来。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