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晋 森 通讯员 王 婷 唐首政
4月28日,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情况。
就业稳、创业兴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00万元
济宁经开区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2022年一季度城镇累计新增就业514人,完成全年规划目标的51.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就业局势持续保持稳定。持续加大创业扶持力度,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00万元,带动就业353人。开展金融服务日活动,固定在每月的25日邀请银行派信贷员到人社窗口现场办公一天,与区内有资金需求的企业现场进行对接,解决企业资金需求。
人力资源服务持续发力,在圣祥小镇,联合区经发局打造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定期在人力资源产业园举办现场招聘会,形成人员聚集效应,提升人力资源产业园人气。每年定期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活动,开发“经开区人社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宣传人社政策,通过“孔子人才网”门户网站,为广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对接平台。累计组织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1.25万人次。统筹用好城乡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职业介绍等措施,城镇“零就业”家庭持续保持动态清零,累计帮扶300名困难人员、168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开展技能助企攀登专项活动,将企业在岗职工技能培训作为全区技能培训工作重点,逐户走访企业,了解企业技能培训需求。根据企业不同生产类型,科学合理设置培训课程,让企业职工学习、生产两不误,为企业攀登提供技能支撑。
广覆盖、多层次
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025人
济宁经开区统筹推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残疾人保障等各项工作,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实现省级统收统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顺利实施,“老农保”提前实现“清零”目标。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生育保险与职工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工伤保险按工程建设项目参保实现全覆盖。应对疫情影响,严格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开展社保扩面宣传,截至目前,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025人,比去年年底增加1625人,失业保险参保人员12503人,工伤保险参保人员12904人。
抓好社保卡发放工作,与济宁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密切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在营业网点摆放自助服务设备,实现查询、办理等功能,提供社保卡“一站式”服务,累计制作发放社保卡1万余张。发挥大数据作用,实现退休人员资格认证“零跑腿”。2022年3月,经开区机关、企业退休职工共710人,截至3月底,通过大数据静默认证完成2022年资格认证477人,认证率达67.18%。
抓建设、重培育
打造共享用工大数据平台
为更好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劳动者解决生产中的难题,经多方调研、充分论证,济宁经开区提出开展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新业态“共享用工”平台创新试点工作。目前初步打造了以“政策解读、权益维护、共享用工、灵活就业、网课培训、福利商城”六大服务板块为主的“济宁市共享用工大数据平台”。该平台可为缺工企业精准推送适合岗位的用工富余企业职工信息或劳动者求职信息,做到“让信息多跑腿,让服务更精准”。共享用工平台并依托 省级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高标准建设共享用工创新试点项目线下平台“人才超市”,创新开发“经开区双创孵化基地”微信小程序,平台数据与“经开区双创孵化基地智慧园区大数据平台”互通互联,强化平台创业创新服务能力,帮助企业和人才实现技术需求实时对接。
全面建立预防调解制度,组织了协调员培训座谈会、“和为贵”劳动关系政策宣讲会、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比、劳资专管员专题培训、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业务培训会等20余次,在2021年的省级金银铜牌协调员及市级金牌协调员评选中,济宁经开区获得省级一金一银协调员,市级两位金牌协调员,并在2021年市级协调员竞赛中,经开区选手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深入开展和谐企业及园区创建活动,提高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积极性。目前经开区共有3A级和谐企业2家,4A级和谐企业4家,圣祥小镇人才超市及山东神力索具有限公司获得济宁市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点。
经开区围绕“让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工作思路,指导企业熟练运用共享用工平台系统及相关政策法规,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促进劳动者就业。区人力资源部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官网等多形式开展线上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同时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力度,赴企业检查和督促各企业劳动用工规范情况及相关政策宣传落实工作,营造经开区和谐劳动关系氛围,助力企业攀登高质量发展,推动营商环境劳动力市场监管指标持续优化提升。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