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黄磊、通讯员卢福明、王力军、姚传龙)1952年10月,上甘岭,一位21岁的青年战士面对敌军突突作响的机枪,奋不顾身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孔,为胜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就是黄继光。惊天一跃后,黄继光成为无数青年人崇敬的对象。4月28日,黄陂区王家河中学八年级2班的40名孩子,在王家河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通过和四川省中江黄继光纪念馆副馆长、黄继光侄儿黄拥军的交流,穿越时空,“对话”心中的偶像。
对黄继光,2班的学生有着比常人更深的感情。班主任刘佳学从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退伍从教,担任物理教师。在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人人争当英雄传人,刘佳学也不例外,军令一下,他冲锋向前。从教后,他向每一届学生讲英雄故事,勉励自己和学生成为合格的黄继光传人,赓续红色血脉。
又一个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刘佳学和他的学生们第一次见到了英雄后人。
“黄继光在家排行第三,按照四川习俗,我们称他为三爸。”交流中,黄拥军从黄继光出生贫苦农家讲起,这是黄继光从军的初衷,旧中国农民受尽欺压,依然难以维持温饱,一顿红薯都是全家难以吃上的佳肴。新中国,人民真正当家做主,黄家也开始过上好日子。
“新旧中国的对比,坚定了三爸参军为国的决心,他就希望守护国家,让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黄拥军说,整整70年前,1952年4月29日,黄继光写下给母亲邓芳芝一封家信,信中写出了自己的初心:“男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过着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坚持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
黄拥军说,在朝鲜,黄继光给家人写过三封信,时间不同,但内容相似,一是告诉家人自己的近况,让家人放心;二是表达自己要杀敌立功的决心,三是询问家人情况,并且勉励兄嫂在家做好生产,也为国做贡献。爱国爱党厚植在黄继光心中,也激励着黄家后人,此后数十年,黄家又接连有十几名子孙参军,报效国家。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你们传承英雄精神,不负韶华”黄拥军说完,全体同学起立,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听过很多次老班长黄继光的故事,但刘佳学每次都有新的启发:“老班长在战场上为祖国奋斗,我现在也要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场上,拼尽全力。”刘佳学旁,学生殷语谍拿着交流笔记,上面写下感言:为祖国复兴,不立功不下战场。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