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美国的一纸禁令,华为和台积电从此天涯陌路。也正是因为这一纸禁令,华为的麒麟,暂时没有继续傲立世界之巅。但就算这样,华为依旧没有放弃海思,依旧没有放弃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麒麟,仍旧在不断发展,仍旧在不断进步。
近期针对社会舆论最关心的芯片问题,华为再次透露,表示不会自建芯片工厂,这样的表态,莫非真被张忠谋说对了,难道真的是因为无法建立完善的芯片产业体系吗?
华为不会自建芯片工厂
其实,说实话,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华为自建芯片工厂的声音可能不绝于耳,至于为何会有这样的声音,其实是曲解了华为前轮值董事长郭平的一个表态。2021年8月17日,郭平在当天在谈论华为芯片问题的时候表示。
华为一定能够建立起这个芯片产业链,不仅仅能设计得出,能造得出,还能够持续领先,但是,很多人可能都断章取义了,郭平的这番话其实是有一个大前提的,那就是帮助产业链的伙伴,而不是说华为自己要自建芯片工厂。
针对自建工厂的这个问题,今年4月26日,在华为2022年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再次表示,虽然华为目前面临芯片短缺,但是目前华为依旧没有自建芯片工厂的计划。认为芯片产业链上的分工也是有自身要求的。
而在2020年的时候,张忠谋说过,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的经济体可以拥有完整的芯片供应链,也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可以负担完整的供应链并且具有国际竞争力。那么,如今华为对自建芯片工厂这样的表态,是否意味着被张忠谋不幸言中了呢?
难道真被张忠谋说对了吗?
华为这样的表态是否意味着张忠谋说对了呢?当然不是,同样在4月26日当天,华为常务董事汪涛针对郭平的话进行了 补充说明,汪涛指出,芯片的产业链条十分之长,包括芯片设计、制造、封装等等。在这么长的链条下,包括华为在内的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自己来解决。芯片问题真的要解决的话,需要全产业链上下游,大家共同来努力。
这句话透露出什么信息?其实就透露出了华为准备联合上下游企业一起构建芯片产业链,华为有这样做吗?其实也有,去年8月11日,华为哈勃入股国产光刻胶企业徐州博康。在去年12月6日,华为哈勃又入股了国产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商苏州晶拓。因此,照这样来看,在建立芯片工厂方面,华为未必就不能建立完整的芯片供应链。
另外,今年3月28日,华为在深圳举办了2021年度报告发布会,在这次发布会上,华为前轮值董事长郭平针对外界对华为芯片的关心,进行了相应的回应,郭平表示,在内未来的日子里,华为不仅将会着重发展三个重构,而且还会争取用堆叠换性能,用面积换性能,使不那么先进的工艺也能让华为的产品具有竞争力。
华为未来一旦进军先进堆叠,先进封装,那么,自然也就不怎么需要自建工厂了,毕竟虽然我国台湾的台积电指望不上,但是国内大陆不是有一家芯片代工龙头中芯国际吗?
总之,张忠谋说错了,这次华为表态不愿意自建工厂,华为未必没有能力构建一个完整的芯片产业链,只不过在摩尔定律即将触顶的今天,在先进封装工艺大行其道的当下,华为自建工厂,可能真的没有多大的必要。
华为自建工厂,对台积电而言不是好事,毕竟这就意味着台积电和华为之间可能会很难再有破镜重圆的可能,但是,华为如今没有自建工厂的计划,同样也是台积电不愿意看到和听到的消息。为什么这么说呢?
台积电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出现了
在今年的跨年夜上,华为海思发布了一份“向芯而行”的海报,这就意味着华为是不会放弃自己芯片业务的,如今,华为表示没有自建芯片工厂的计划,这应该能证明华为目前正在寻找国产芯片产业链。
但是,华为能成功吗?应该是有可能的,除了前面说过的哈勃半导体之外,华为还有成功全国产化的先例。大家还记得去年7月份华为推出的P50系列吗?华为P50系列虽然不支持5G,让很多花粉意难平。但是,这个系列也不是就没有亮点吗,比如产业链实现全国产化。
因此,华为如今没有自建工厂的计划,可能是因为国产化进展顺利,到时候,台积电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和华为再续前缘了。台积电会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吗?
另外,今年4月13日,根据美国彭博社报道,目前美国商务部正在对新思科技进行调查,调查的目的主要是怀疑新思科技将关键技术提供给华为等我国企业。而美国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怀疑,可能是因为看到华为芯片研发这么顺利。
华为也已经明确表示,未来要进军先进堆叠,先进封装,到时候,大家想想看,美国就连自家企业都能下手,未必就不会对台积电下手。万一日后新思科技的历史在台积电身上上演,台积电会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和结果吗?
总结
华为摊牌了,不会选择自建芯片工厂,但绝不是张忠谋所说的无法建成完整的芯片产业链,华为要想建成完整的芯片产业链其实还是有可能的。期待着华为麒麟未来能够尽早实现破局,能够早日重塑中国芯的辉煌。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