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而且这不是坐实了自己是造反逼迫侄子退位的罪名了吗?
再参考朱棣登基以后,否认建文帝朱允炆的存在,并且篡改《太祖实录》等史料,抬高自己地位,说道明太祖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后,曾有意立他为太子,因为朝臣反对,加之跳过老二秦王和老三晋王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度,才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所以心高气傲的朱棣,是不需要侄子朱允炆逊位给自己的。
再参考一点,那便是朱棣靖难打到南京之际,因为朱允炆如同祖父朱元璋一般对宦官苛刻,或者说是出于限制宦官干政的想法,对于宦官是多方限制,所以有不少宦官投靠了朱棣,为其提供诸如南京防御的情报。
所以很有可能,进入南京以后,朱棣之所以没有一鼓作气地攻入皇宫,就是不知道怎么面对和处理侄子朱允炆,害怕朱允炆不配合,事情会脱离自己掌控。
所以先“还驻龙江”,再派心腹率领精锐,在宫中的宦官配合下,杀死了朱允炆,然后再放火烧了皇宫,搅浑了局势,最后派心腹宦官急匆匆入宫过去查看,找出帝后二人尸体,这样一来,朱允炆与皇后自焚死了,国赖长君,自己登基成为皇帝也是顺理成章。
登基以后,又在民间故意传播朱允炆出逃的假消息,加之民间普遍同情朱允炆这个失败者,这个假消息自然是越传越广,那么自己背负的骂名自然而然就减轻了很多,不然自己被实锤了逼死亲侄子的话,骂名肯定更大更多。
同时为了配合自己的减轻骂名计划,朱棣又在官方记载中,有意无意地留下朱允炆已经出逃,自己也是派人多方寻找的记载。
不然的话,他如果真疑心朱允炆出逃,授意胡濙派人寻找,并且与其密谈一夜,这样机密的事情,怎么会见诸史书?
既然已经确定朱允炆死亡,自己也登基为帝了,又那么明显地寻找朱允炆,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让人觉得朱允炆确实没死,使得反对力量有了心理寄托,有了底气,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基于现实,基于朱棣霸道狠辣的性格来看,建文帝朱允炆很可能早死在宫中起火之前,被朱棣派人杀死,然后一场大火烧掉所有痕迹。为了减轻自己骂名,朱棣登基以后,又故意放出假消息,营造朱允炆已经逃出生天的假象,使得大众的注意力在于朱允炆到底有没有出逃,到底逃到了哪里,而不是在于朱棣逼死侄子的方面。
当然以上只是一种基于历史人物性格和贴近现实的推测,并非一定是对的,旨在给予读者朋友一个独特的视角,从中体悟不一样的历史。
文章源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老张删除,感谢分享!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