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谷爱凌通过境外社交媒体宣布,她和妈妈、外婆一道已经抵达纽约,开始了在美国的生活。消息即出,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议论,其中的一个焦点话题便是:她还会返回中国吗?
类似的议论其实在三天前便出现过一次,4月27日,谷爱凌在微博上发出了这样一句话:“谢谢中国”,同样引起了相关的猜测与议论。
对于谷爱凌这个级别的运动员来说,她的任何言行引起外界的关注与议论可以说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是,基于她时至今日对于自己的美国国籍都没有给出正面并明确的说法,所以才会有外界的关注点落到她是否还会重返中国的问题。
关于谷爱凌,其实有一点已经勿需再讨论,那就是她作为一名运动员的天赋及努力。过去的这个星期,她在北京街头跑步的视频便反复地被各平台推送,并引起粉丝的各种称赞。对于任何一名运动员来说,首次参加冬奥会便一举拿下2金1银,不论代表哪个国家参赛都是了不起的成就。
现在,让我们回到谷爱凌是否还会重返中国这个“敏感点”。关于这个问题,答案应该说也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她肯定还会代表中国参赛。为什么?其实在她当初做出代表中国参赛的决定的时候,等于就已经对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中国代表团需要通过她实现在雪上项目的突破,而她同样更需要中国这个更广大的市场!
众所周知,美国体育的“基因”是个人体育,也就是通过个人奋斗获得进步实现突破,国家并不先天并必然地为你的努力买单,只是当你成功之后,才可能获得市场的较大回报。所以,美国成功的运动员,很多人都有一部“充满血泪”的成长史。谷爱凌成长于中美两国之间,有着比较优渥的家境,所以当她从事被视为“贵族运动”的冰雪运动时,虽然并无经济方面的担忧,但来自中国方面的支持以及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对于当时作为她监护人的妈妈吸引力也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上,可以说,正是她妈妈两年前做出的正确选择,让谷爱凌刚满18岁便步入到了“亿万富姐”的行列。这种“开挂的人生”与谷爱凌出色的运动表现有关,与她的选择更为密不可分。因为,如果她是以美国运动员身份取得同样成就,获得的回报恐怕尚不足现在的十分之一。这个道理,也就是成功学中经常说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谷爱凌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取得成功,成为收入以亿为单位的超级巨星,这种巨大的成功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与设计。于是,人红是非多,在中国过去这两年引进的那么多的“入籍运动员”中,唯独她的国籍问题引起了外界的关注乃至诟病。事实上,依照现行的中国法律,这也确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BUG。只是,这个BUG可能会影响她的“美誉度”,却丝毫也不会影响她现实生活的“更加高质量”。她这次乘坐航班而来,坐着包机而去,便是再现实不过的例证。
对于谷爱凌的这次回到美国,外界之所以会出现关于她“一去不返”的猜测,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她社交媒体的分析:首先,她在北京时用的是微博,回到美国后用的便是INS;其次,她在微博上的那句“谢谢中国”被一些人理解成了“告别”。其实,对于谷爱凌,并不适合任何的外界解读,她的行动才是最重要。比如说,根据行程安排,5月4日她便将参加ESPN举办的女性体育峰会,相信国籍问题也一定会成为美国媒体追问的话题,届时她如何回答,值得关注。
回到前面的判断:为什么谷爱凌不会一去不返?原因很简单,她的很多商业合作目前均未到期,有些甚至是才刚刚开始,她的国籍问题一定也会成为合作伙伴关心的重点。说得再直白一点:总不能签你时你是中国运动员,一转身就变成了美国人了吧?!更何况,打开谷爱凌的微博,可以发现,就在她离开中国的前一天,才刚刚发布了与一家水果品牌合作的商业信息。而且,在她最近的十条微博中,至少有3条是与商业合作直接相关的。如此背景之下,有什么理由认为谷爱凌会一去不返呢?
顺便说一句,早在谷爱凌回到美国之前,国足引进的几名“归化球员”已经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回归”。这样的消息之所以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与太多的议论,是因为大家都知道那几名巴西球员本来就是奔着钱而来的“雇佣军”。对于为了利益而来的人,你又何苦一定要给人戴上“爱国主义”的高帽子呢?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