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指挥红一方面军连续获得了第一、第二和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红一方面军和中央根据地不但没有被敌人消灭,
反而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和壮大,
这个功劳够大了吧?
作为三次反“围剿”的直接指挥者毛泽东理应获得党中央的肯定了吧?
却没想到,
不但没有得到当时党中央的肯定,
反而遭受接踵而至的排挤和打击,
毛泽东有多憋屈?
毛泽东(油画)
1931年1月,
正当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时,
在上海召开的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上,
比李立三更“左”的王明进入了中央政治局,
并在共产国际实权人物米夫的操控下很快掌握了党中央的领导大权,
这对党、对红军以及对毛泽东来说,
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掌握了党中央领导大权的王明很快把他在莫斯科的同学博古拉进中央,
不久,
王明前往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
于是他把中央领导权交给了在国内的博古,
博古就这样火箭式地由共青团中央书记一跃成为临时中央政治局负责人,
此后王明就在莫斯科通过遥控博古而实际上操控中共中央,
博古也就自然非常忠实地、不折不扣地执行王明的旨意——
以夺取中心城市为核心的比李立三更加“左”倾的冒险主义路线。
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后,
项英受中共中央委派来到中央苏区,
王明的“左”倾路线也就跟着贯彻到了中央苏区,
作为正确路线的代表的毛泽东则一再受到排挤和打击。
项英于1931年1月15日撤销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红一方面军总前委,
改而成立中共苏区中央局,
由他自己代理书记,
只是保留了毛泽东的红一方面军总政委职务。
红一方面军很多人无法理解,
毛泽东明明指挥大家打了胜仗为什么还要受到这样憋屈的排挤和打击?
归根结底,
原因就在于王明和博古的“左”倾中央与毛泽东在政治和军事上产生重大分歧。
毛泽东主张实行积极的防御战略,
王明和博古的“左”倾中央则要中央革命根据地推行“夺取中心城市”的进攻战略。
红军反”围剿“胜利后(油画)
王明在遥远的莫斯科,
既搞不清楚中国革命的真实情况,
又对苏联革命经验有着如同神一般的膜拜和信奉,
把苏联的革命经验绝对化并机械地照搬照抄用来指导中国革命,
他认为中国革命形势高歌猛进,
根本不承认中国革命形势的真实情况始终是“敌强我弱”,
无视敌人对红军连续进行大规模“围剿”而带来的严重困难局面,
反而认为革命力量在迅猛发展、敌人统治日益崩溃,
据此,
他命令红军首先应该夺取一两个中心城市,
再继续不停顿地向敌人发动进攻直至夺取全国革命胜利。
基于这种战略指导思想,
王明等人夸大了革命力量的壮大,
认为红军成功打破了敌人的几次“围剿”,
军事力量已经强大到了完全不需要实行战略防御了,
所以,
王明等人坚决反对毛泽东实行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把毛泽东实行的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原则说成是“游击主义”,
从1931年9月下旬开始,
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忠实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
于是,
在11月初召开的赣南会议上,
中央代表团指责毛泽东犯了许多严重错误,
把毛泽东的“诱敌深入”战略方针说成是“游击主义”,
是狭隘的经验论,
是农民落后意识的反映,
由此开始了对毛泽东的持续不断的排挤和打压。
11月7日到20日,
在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并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表面上看毛泽东当选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了,
实际上博古等人以这种办法把毛泽东从前方调到后方,
等于变相剥夺了毛泽东在红一方面军的领导岗位和指挥权。
漳州战役大获全胜(油画)
1932年1月初,
临时中央政治局在博古主持下通过了一份决议,
认为“国民党破产已经是铁一般的事实,
红军成了极大的坚固的力量,
红军与游击队的发展造成了包围南昌、吉安、武汉等大城市的形势”。
据此,
临时中央政治局多次命令红一方面军先夺取赣州,
再依次夺取吉安、南昌和九江等城市,
争取革命在江西及其邻近几个省区的首先胜利。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军委发布了攻打赣州的命令,
毛泽东是坚决反对攻打赣州的,
因为他认为赣州是敌人强大兵力部署的江西重镇,
且防御工事极为坚固,
素有“铁赣州”之称,
易守难攻,
而红军又没有攻城利器以及攻城经验,
盲目攻打赣州是不会成功的。
尽管毛泽东以攻打长沙的教训苦口婆心来说明不能攻打赣州的道理,
但苏区中央局就是坚持要打赣州,
毛泽东也没有办法。
后来,
攻打赣州果然如毛泽东预料的那样,
历时33天,
红军伤亡4000余人,
还有400多人被俘,
红军士气大受挫折。
3月,
中共苏区中央局再次拒绝毛泽东“向赣东北方向发展”的建议,
命令以红三军团、红十六军组成的西路军沿赣江西岸伺机夺取几个城市,
毛泽东则带着红一和红五军团组成的东路军向福建的龙岩、漳州出击,
一路打下龙岩、攻占漳州,
大获全胜。
亲身经历了攻打赣州和漳州的聂荣臻后来说,
攻打赣州失败而攻打漳州胜利,
是因为毛泽东一直主张选择敌人的弱点打,
这正是“敌强我弱”形势下我军绝对要遵守的一个军事原则。
但漳州战役等作战的胜利并没能给红军带来大好的形势,
因为苏区中央局分散兵力,
西路军遭受湖南和广东两大军阀力量的围剿而被迫退回赣南,
严重削弱了红军的战斗力,
丧失了争取形势好转的宝贵时间,
这也给后来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留下了严重隐患。
10月上旬召开的宁都会议上,
中共苏区中央局对毛泽东进行了严厉指责和残酷斗争,
并根据临时中央政治局的指示撤销了毛泽东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的职务,
毛泽东被迫彻底离开了红军的领导岗位。
这还不够,
接着,
博古等人来到中央苏区后,
又打倒了一大批支持毛泽东的领导干部,
比如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和古柏等人,
他们被撤职、缴枪或者被下放到农村劳动。
毛泽东在红一方面军没有任何领导职务,
他唯一的职务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
就这样,
因为王明、博古等人的排挤和打击,
憋屈的毛泽东掉进了人生的一个严重的低谷。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