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我国史书,不难看出,所谓物极必反,任何妒忌奢侈享受的背面必定落花流水。今天看当年日本侵犯我国,就要从中日甲午战争说起。中日甲午战争,我国水兵落花流水,震惊了整个我国,人们万万没有想到,日本一直是一个被我国人视为“萎奴”的不起眼的小国,竟然打败了大清朝。一切的一切,都意味着清朝已经如同一只即将被筛选的破船,随时随刻都会走向衰亡的边际。
那么,在中日甲午战争这样重大的战事来临时,掌握着大清皇权的人是谁?又在干什么?是否会集中全国财力物力和兵力去对付日本?这些问题在脑海中一闪而过,人们就会想起一句古训:大清朝是“兴于叶赫,亡于叶赫”。兴于叶赫,人们会想到努尔哈赤,是努尔哈赤统一了叶赫部,创建了大清朝。而亡于叶赫呢?人们会想起垂帘听政统治我国近四十八年之久的慈禧太后。
甲午战争爆发时,慈禧作为我国最高统治者在做什么?她在大办六十岁寿诞。哈哈,不会错吧?六十岁寿诞竟然比甲午战争重要。而且大臣们还移用水兵军费,导致水兵枪支弹药极度缺乏,为的是一次规划隆重的庆典。按现代人的说法真的难以想象,国家都被日本人侵犯了,你还花费大量心思过生日。假设国家没了,过生日又有什么意义?可慈禧毕竟是慈禧,她有着激烈的皇权愿望,她才不理睬什么爱国什么保家卫国,她就是要显耀自己的权威和奢侈。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清朝的北洋舰队战败,旅顺港被日军占领,大清朝出现了自建立以来的最大危机!此刻大清的皇帝已经是光绪帝,但是大清朝的政权却被慈禧太后牢牢地握在手中。对外方针的种种失误,让部分官员产生了严峻的不满情绪,朝野上下顿时呼声一片,大臣们纷纷上书要求停办庆典,筹备军费。但是慈禧已经为她自己的寿辰准备了许久,好好的一个庆典,她不想由于大臣的几个奏章就草草了事。于是慈禧对着满朝文武大怒,竟然说出了“今天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的话。
是啊!慈禧其时真的是利令智昏,多么愚蠢又多么可悲!她认为:六十是一轮花甲,大清皇帝能活到六十岁实属不易。即便是普通官员都会举办寿典,更何况掌握着大清命脉的慈禧太后。康熙帝六十寿诞、乾隆帝八十寿诞都曾举办过隆重的万寿庆典,慈禧也要操办自己的六十大寿,群臣费尽心机,希望为慈禧办一次规划隆重的庆典。为此,大臣们不吝移用水兵军费,凑足了三千万两白银。而地方官员也不甘示弱,进贡的寿礼更是各有新意。惋惜啊惋惜,三千万白银可不是小数目,简直能够建成十个水兵舰队。可就是由于慈禧六十寿诞,导致水兵军费空前缺乏,即便是再高明的水兵指挥官,也回力无天,无变,让日本白白占了先机,我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不仅如此,慈禧为了让自己的“圣寿”办得隆重豪华,慈禧下令规划万寿景点,她令人从西华门到颐和园的几十里路上用彩绸搭建了六十多处彩棚、戏台、牌楼、经坛及各种楼阁。能够想象一下,假如这场庆典得以顺利举办的话,该会有多么的隆重,又该是怎样的劳民伤财!惋惜的是,那时的清朝已千仓百孔,况且还有西方殖民者的虎视眈眈,所以大臣们移用水兵军费也就显露出来。
公然,战争搅乱了慈禧的庆寿方案。慈禧没有心境,也没有脸面再大事铺张了,她不得不下旨取消了在颐和园的庆典及沿途几十里路的“点景”工程。紧接着,大清丢了台湾澎湖列岛,割让山东半岛,失去了朝鲜藩国,花费了三千万两白银买回了辽东地区,还赔偿了两亿三千万两白银,自此,大清走向了衰亡的边际。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