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阿荣 / 文
暮春五月初,天气晴好,疫情解封后,去石羊村看望岳父岳母,走过了奶牛场,穿过万亩茶园,往南约一里,来到土名叫“白甸顶”的丘陵地带。穿行在林间的山道上,清爽的空气中飘过来阵阵淡雅的馨香,顿觉那清香越发的清新浓郁,浑身舒畅。抬头看去,在荊棘藤上,一片稀稀疏疏的金银花绕着藤条蔓延盛开,这一朵,那一朵,在绿色的海洋里,格外显眼。一朵一朵跟随着藤条蜿蜒,点缀在绿色海洋之中。在百花凋零之际,历经苦寒的“金银藤花”把一蓬蓬清婉与馨香留给晚春,表达对春的绵绵情思。
拨开路旁的茅草丛,循香觅踪,但见好大一丛茎牵藤绕,黄白相映的金银花呈现在眼前。那洁白如银的花蕊头,托在细细长长的花颈上,从花苞间探出头来,又都挤挤挨挨地撒在几瓣翠绿中,有微风吹过,恰如数只花斑蝴蝶正在翩翩起舞,花瓣相互连接,中间吐着长长花蕊,花身底部较长,耷拉着,缠绕着,那淡雅清新的花香,向着四方恣意飘渺。醇厚,芬芳中自带几分淡雅与清甜,叫人一闻便觉神清气爽。我伸手摘下一朵闻了闻顿时沁人心脾,淡淡透出中药味。
金银花一丛丛,一蓬蓬,密密麻麻,重重叠叠,绿色的蔓藤,绵绵不断,互相交织着,两条花蕊在花之间形影不离。金银花,本名忍冬花,顾名思义,是耐寒植物,更是美丽而顽强的植物。到芒种时节,风姿绰约的花儿次第开放,以绽放的先后呈现出金色银色,一蒂二花,同时散播出淡雅的清香。黄白互映,金银惹人,所以民间又称二宝花。此刻,我自然而然地联系到了一段动人心弦的传记佳话。
说是诸葛亮在七擒孟获中,经过一小寨时,见村民面黄肌瘦,诸葛亮顿起恻隐之心,发放军粮施救,村民们十分感激。期间,因将士水土不服,中了山岚瘴气。多有将士发高热,浑身长出红斑丘疹,不久便命丧黄泉。诸葛亮对此束手无策,更是心急如焚。一著族老人得知蜀兵患了“热毒病”后,他便煮药煎汤,施药治疾,患者服药后很快痊愈。在家中存有的草药告謦时,便叫来自己的一对孪生孙女“金花”和“银花”,吩咐她俩去山中采药。这对双胞胎女孩挺身而出,走进深山老林,攀悬崖,涉险谷采集草药为蜀军治病。
然而三天后,姐妹俩仍未归来,众人多方寻找,在一处山崖,只见两只药筐中已采满了草药,筐边有野狼的足迹,还有被撕碎的衣服和鞋子。可见金花、银花已经献出了生命,乡亲们悲痛不已,为颂扬这双胞胎姐妹,就把这种草药开的花叫作“金银花”。金花与银花,同生同长在一个枝桠,簇拥在一起,交织闪烁,也像双胞胎姊妹一样,真可谓天造地设。一缕磬香,一袭飘逸,开在山野中。金银花,花中的善良,因为可以清热解毒;金银花,花中的仁心,因为芳香美丽。
金银花,汲天地之灵气,啜日月之精华,天地人共生共长。金银花像一把撑开的绿伞,枝叶纷披,微风吹拂,摇落一地斑驳的倩影;散落在繁花丛中,透着古朴的原生之美。清代有淳的《金银花》诗又说:“金银赚尽世人忙,花发金银满架香。蜂蝶纷纷成队过,始知物态也炎凉”。清代王夫之在《金钗股》说:“金虎胎含素,黄银瑞出云。参差随意染,深浅一香薰。雾鬓欹难整,烟鬟翠不分。无惭高士韵,赖有暗香闻”。还有诸多诗人描写金银花的诗词,足见金银花深受文人墨客之喜爱。
清风袭来,金银花芳香弥漫,看着在风中摇曳的藤蔓和花朵,心如柔丝。人生苦短,好景转眼即逝,多少邂逅和相遇,多少亲情和感情,等黑发变成银发时,有多少美丽成了记忆,偶然和永久总在花开花落里。多想,泡上一壶清香飘逸的金银花茶,一品一咂之间,神清气爽;一呼一吸,让人陶醉不已,让生命之爱与自然之情交相辉映!
写于2022年5月2日
作者简介:胡阿荣,笔名胡图,浙江金华市汤溪镇人。高级教师,中国乡村作家、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金华市作家协会会员、金华小邹鲁文化促进会会员、金华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金华市地名文化研究会专家组成员等。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