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当下最大的特点就是,总是在不熟悉的领域里不懂装懂

发布一下 0 0

#头条周刊##北大教授呼吁推行十年义务教育##北大教授回应12处语病##北大教授:我们的教育出现倒挂现象#

又是北大教授,最近一位北大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一篇微头条小随笔,不到100个字,错误率高达12处,错了没有多大问题,问题在于明知道丢人了,却不敢勇于承认自己明晃晃摆在那里的错误。说到底就是好面子,怕自己丢脸,那么,你就不要错这么多啊!如果是有一到两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就这么短小的文字,错到这个德行,怎么说也是说不过去的。

北大教授当下最大的特点就是,总是在不熟悉的领域里不懂装懂

最近,又出来一位北大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学院院长姚洋教授,又开始对自己不熟悉的基础教育领域胡诌八扯,竟然要把我们较为成熟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改成十年一贯制义务教育。理由可谓讲得冠冕堂皇,水木老师都不屑于评论,对于这种完全不接地气,对基层毫不知情的北大教授,又能多讲什么呢?水木老师觉得当下北京大学的这些教授、博士生导师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里总是不懂装懂,还是闭嘴为好,不要乱掺合。

北大教授当下最大的特点就是,总是在不熟悉的领域里不懂装懂

人类现代教育的体系仅仅只有200多年的时间,体系非常完善,如何把一个人培养成人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只要按照现代教育规律,没有那个人不能在自己较为适合的领域里成为比较优秀的人。中国现行教育体系,也是按照现代教育的基本规律在进行和发展的,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在世界上几乎是打遍天下无敌手,遥遥领先,一直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不然现在世界智力竞赛一直是华人和中国人的较量,最后胜利的还是我们。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强国英国,也需要转变思路,引进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参照中国基础教育模式,改进自己的教育体系。

北大教授当下最大的特点就是,总是在不熟悉的领域里不懂装懂

水木老师讲得不是天方夜谭,完全都是基于基本事实的描述。水木老师就是专门给我们义务教育阶段一线教师讲课的教研员,可以这样讲,我们不用上名师工作室的名师和特级教师,就算那些有不到十年的年轻骨干教师,全世界随便给他们一个60人以下的班级,只要他们做班主任,保证在3年之内,给你培养出最好的苗子。问题是后来呢?

北大教授当下最大的特点就是,总是在不熟悉的领域里不懂装懂

我们现在比较薄弱的是学前教育,特别是0到3岁的幼儿教育,几乎是空白,完全没有系统性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最薄弱的就是我们的高校,培养人才真实惨不忍睹,研究生教育一塌糊涂,水木老师都不好意思讲,实在要给一些诸如北大的教授和博士导们留一些脸面。我们给你们那么多好苗子,你们给我们培养出什么了,咱就不说那么多形而上的东西,就连一个基本的爱国主义教育,让我们的年轻人在意识形态上靠点儿谱就行,这点你们都做不到。大学的思政课再搞什么东西,义务教育阶段,政治课本身教育时间就被压缩到极限,我们的一线教师们照样培养出一批批家国情怀的少年,怎么大学读了四年,研究生读了六年,基本上,都读出一个高度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怎么水木老师其他的学生,去了世界知名学府的孩子们,一个个阳光灿烂,家国情怀浓厚呢?是不是北大的姚洋教授,你得给水木老师一个合理的解释。

北大教授当下最大的特点就是,总是在不熟悉的领域里不懂装懂

至于把义务教育阶段改成十年和职业教育阶段现行的发展,水木老师更加不屑于和不懂装懂的人讨论,因为叙事过于庞大,是非常专业和复杂的问题。这里不是研究教改的严肃场所,所以不谈也罢,如果非要讲,水木老师觉得更应该把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放到高等教育阶段,把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直通,缩短学制,博士毕业,学了十年变成啥也不是,水木老师和一些教师们给你们这么多好的苗子,人才培养不出来不说,最后一个个人情世故,精致利己,成何体统。反正水木老师的学生,从来不会叫水木老师老板、老大、干爹、干妈等恶心的称谓。

北大教授当下最大的特点就是,总是在不熟悉的领域里不懂装懂

专业的咱不谈,咱讲些接地气的,为什么水木老师说我们的九年义务制教育如此优秀,但是我们家长感觉这么累,压力这么大呢?很简单,就是缺钱!缺钱!缺钱!关键的问题,水木老师讲三遍!现代教育体系对于投入的要求非常直接,投入越大回报越高,投入越早,回报越多,这是普遍的教育规律。

北大教授当下最大的特点就是,总是在不熟悉的领域里不懂装懂

由于我们国家正处于发展阶段,很多领域都要大量资金的扶持,虽然国家每年都下大力度对教育的投入,但是金钱上的投入还是和发达国家的所占比,远远不够的。同样发达国家的教育投入看似很高,其实也不够,我们必须要清楚一个基本的事实,教育是非常烧钱的,但非常值得,教育体系一旦良性的周转起来,培养出的人才不是和你竞争,是秒杀你。正如现在我们国家发达地区的地方教育投入和家长教育投入,如果把现行高考的完全放开,全国一张卷,你看看现在北京上海的学二代的孩子,高考就会变成一场屠杀,完全变成职业顶级球员打业余高手。

北大教授当下最大的特点就是,总是在不熟悉的领域里不懂装懂

各位家长朋友们,你们可以粗略地计算一下,如果把你们教育投入的钱每年取一个全国均值,乘上所有学生数量,得出的总和加上国家每年教育支出,算一算占GDP的比例,对比一下发达国家,你还会发现差距还是很大的,只能达到现代教育可运行的基本数值。而一些家长朋友们,当下的孩子培养得还不错,就是说人家的孩子那一种,你会发现也是金钱轰出来的,另外还需要身边有一位懂教育规律一线教育者的坚持。北大的姚洋教授,显然不是各位家长所需要的。

北大教授当下最大的特点就是,总是在不熟悉的领域里不懂装懂

正如你孩子的篮球老师是姚明,乒乓球老师是邓亚萍,跨栏老师是孙海平,排球老师是郎平,滑雪老师是谷爱凌,你会觉得咱家孩子在体育上不可以秒杀北大姚洋教授的孩子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么,你怎么样才能为孩子拥有这么多一对一的好老师呢?一个字——钱!

北大教授当下最大的特点就是,总是在不熟悉的领域里不懂装懂

所以说,请那些不懂装懂的北大教授们在义务教育的问题上绕行,什么教育公平问题,你把钱给够,学校设施和设备标准化投入,教师轮转机制严格执行,有什么难的。现在你们北大的博士生,姚洋教授的博士生不都到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学校做老师吗?老实讲,这些毕业生水平真的不行,一个是基本功太差,连粉笔字我们都需要找一名专业教研员帮他们培训,中国字都写不明白,板书都不过关,扯那些虚无缥缈的不接地气的理论有什么意义。最可气的是,这些博士生根本不把教育当成一种事业,完全是职业的跳板。真是给北大丢脸,北大历史上缺大师、名师、教师吗?显然不缺。

北大教授当下最大的特点就是,总是在不熟悉的领域里不懂装懂

以前,北大的学者令水木老师高瞻仰止,水平确实高,功底确实扎实。现在领着骨干教师去北大培训,我们的骨干教师都问水木老师北大教授怎么都这个水平,特别是名校的重点班的骨干教师,都是带着电脑去做课件和备课的。后来还不如直接去北京的一线学校,和学校里搞教研的一些教师直接对接,去班级里感受一下北京的学生。

北大教授当下最大的特点就是,总是在不熟悉的领域里不懂装懂

那感觉,真是羡慕啊!北京的孩子,上海的孩子,广州的孩子,那些发达地区的孩子们,讲课真是舒服啊!水木老师按照课件讲都是多余的,有支粉笔和一块黑板即可,在北京考北大,就这学苗,真的太容易了。全是做老师幸福的获得感,你说让这样的孩子在基础教育多浪费一年,在高等教育多浪费几年的时间,干什么!

北大教授当下最大的特点就是,总是在不熟悉的领域里不懂装懂

不过有一个地方,不符合水木老师的认知规律,比较特殊,那就是香港。水木老师建议我们的北大姚教授,研究的方向主攻那里,有前途,有发展,别再已经成熟的基础教育里哗众取宠、一派胡言。

北大教授当下最大的特点就是,总是在不熟悉的领域里不懂装懂

简单讲,就是钱给够,把家长们教育投入的钱,按照地方财政形式给足了,别让家长花一分钱就行,教师行业的待遇再翻三到六倍,到那个时候,水木老师担心,我们基础教育培养出的好苗子,你们北京大学的教授们都没资格教。

(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讨论,如果觉得水木老师讲得很好,记得点赞关注一下!)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98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