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马某到马某某,我还是落入了单方接受资讯的陷阱

发布一下 0 0


由马某到马某某,我还是落入了单方接受资讯的陷阱

央视今早报道,杭州市国家安全局对涉嫌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人员“马某”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引发外界即时联想涉及阿里巴巴 创办人马云。随后《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在微博称,杭州市国家安全局拘捕的是“马某某”,而非“马某”,即意味并非马云。


从马某到马某某,你第一时间联想到什么?

  • 相信大部分人都只联想到马云和责问媒体业务能力
  • 小部分人则联想到了阿里股价、质疑事件发生的背后原因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普通人接收到新闻之后,都只是被动地接收表面的信息并缺乏思考。

这种盲目接收信息的行为,则会很容易被假新闻所愚弄、误导。

如果不能独立思考,就容易落入单方接受资讯的陷阱,而产生对事实的误解或偏颇。

假新闻有什么危险?

新闻的危险包括:

  • 当人们无法区分真假新闻时,这会对重要的社会和政治问题造成混淆和误解。当人们普遍感觉“你无法相信读到的任何东西”时,这会危害对合法新闻来源的整体信任。
  • 与医疗治理或者重大疾病(例如癌症或者新冠肺炎)相关的虚假和误导性故事可能导致个人对自己的健康做出错误决定。
  • 许多假新闻的目的是挑起和激化社会冲突。当争论的不同方面有自己的“事实”时,就会导致社会内部出现更大的两极分化。

‬如何识别假新闻?

由马某到马某某,我还是落入了单方接受资讯的陷阱

资讯爆炸的年代,网络的快速传播造成新闻泛滥。在我们防范假新闻的同时,更应该同步训练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试着为自己思考、不被随意带风向,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如何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1. 敢于对假设提出质疑。

我们对于所有事情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假设。这是我们大脑对于信息的处理方式,以及生活的方式。可以说这样的模式构成了我们认知的关键基础。但是,万一这些假设是错的呢,或者至少不是完全正确呢?这样一来,我们就不得不彻彻底底重建自己的认知基础了。

  1. 除非经过自己调查和确认,否则不要轻易接受所谓的权威信息。

和假设一样,直接从权威途径获取信息可能很简单方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根据信息的来源来判断其是否可信赖,而不是再三确认每个人所说的是否正确。虽然这样可以节省下检验信息正确性的时间和精力,但这种方式可能会让我们认为信息的来源可靠,所以全盘相信它们,而不会去进一步了解事情真相,有可能因此被蒙骗。有些事情即使发表在杂志或在电视上播出,也不一定就是真实的

  1. 会发问。

上面介绍了如何对假设和权威信息提出质疑,接下来要说的是质疑身边的一切,也就是学会对身边的一切提出疑问。发问大概是批判性思维的精髓所在。如果不知道该提什么问题,或者在一开始没有提出疑问,可能就无法接近真正的答案。找到答案,并且以优雅的方式找到答案,这就是批判性思维。

“我们倾听他们,是为了构建出自己的答案,而不是听了他们的话以后,马上就按他们说的去做,好像自己是只无助的羔羊,或者是个牵线的木偶。”—《学会提问 》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的时代。”既然我们拥有那么多途径能接触世界各地的资讯,那就更别让假新闻蒙蔽了我们的双眼。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98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