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自建房坍塌事故,截止作者发稿时,已经救出了9个人,2人遇难,已经超过黄金72小时的最佳救援时间了,再救出来的人还有生存的可能吗?或者说,还有必要再让救援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去营救不太可能存在的生命吗?
2022年4月29日中午,长沙医学院的后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就在大家准备迎接五一小长假的到来时,突然,路边传来一声巨响,大家定睛一看,附近的一栋楼塌了!
这栋楼原本瘦瘦高高,夹在众多的建筑物中,里面有饭店、影院、旅馆,因为紧邻长沙医学院,平时来吃饭的学生很多,特别是一些女学生,很喜欢持这里的麻辣烫,如今,这栋楼突然没了!映入眼帘的是漫天的灰尘、满地坍塌下来的建筑废墟,以及23人被困,39人失联的令人焦急的信息!
救援界有个共识,就是在地震等灾害发生后,在断水断粮的情况下,存在一个“黄金72小时”,在此时间段内,遇难人员的存活率较高,但是存活率会随时间的消逝呈递减趋势:震后24小时内救出的被埋压人员救活率可达90%,48小时内救活率为50%至60%,72小时内救活率为20%至30%。
因此,时间就是生命,救援越早,存活率越高!接到报警后,长沙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立即调派10个消防救援站23辆消防车,134名消防救援人员、4条搜救犬迅速赶往事故现场。除此之外,湖南省还调集了武警官兵和社会应急力量,现场共有救援人员700余人,并调集消防车、大型吊车、发电车、生命探测仪等各类救援设备120余台套,开展现场搜救。
在现场,每隔一段时间,救援人员就会全场静默,人员不能走动,所有的机械作业全都停止,不能发出任何声响,为雷达生命探测仪、蛇眼探测仪等搜救工具创造“静默”环境,查看有无生命迹象。
由于事故现场危险重重,救援十分困难,截止5月3日4时15分左右,长沙市“4·29”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救出了9名被困者,此时已经超过了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
那么,有人问了 ,已经超过72小时了,再救出来的人还有生存的可能吗?或者说,还有必要再让救援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去营救不太可能存在的生命吗?
我要说的是,太有必要了!因为,不抛弃不放弃是我们国人的信念,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希望,更何况,72小时只是黄金救援时间,而人类的生存极限则远远超出了你的想象。
科学界普遍认为,人体在没有食物但是有水的情况下,可以支撑7天,根据体质和环境的不同甚至可以支撑数十天。但是,如果没有水,通常就只能支撑3~4天。
但是,偏偏就有人不信这个邪,硬是靠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一次又一次突破这个生理极限。
远的不说,我们先来看看当年的汶川地震。
5.12的汶川大地震后活的时间最长的幸存者叫马元江,他是四川电力公司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的一名员工,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开会,还来不及反应,他就被垮塌的办公楼掩埋在7米之下的废墟中,在他于5月20日凌晨1点被救出之前,被困的时间长达178小时22分钟,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在他被困的这八天八夜的时间里,他滴水未进,从科学角度讲,一个正常人是不可能不吃不喝坚持八天八夜的,但是,马元江坚持下来了,他说,他还没有对年迈的父母尽孝,他的女儿还小,他的家庭还需要他的照顾,一想到这些,他就清醒了,是这个信念使他坚持到获救。
大家一定有所疑问,被埋这么长时间,即使获救了,预后会不会不太好?不是的!由于马元江强大的生命力,他恢复的速度之快令医生都感到不可思议,坏死的头皮不仅长好还生出头发,脸和腰上的伤只剩疤痕,截去的左臂也适应了装好的假肢。如今,他们全家过着幸福的生活。
在汶川地震中,还有一个老太太被困时间更长,长达196个小时,她叫王有琼,60岁,是彭州市龙门山九峰村营厂沟村民,当时被卡在两块大石头中动弹不得,靠着雨水充饥解渴一直坚持到获救。她和马元江最大的不同就是马元江滴水未进,她靠雨水维持生命。
这次汶川地震中,还有一个不满20岁小伙子,他叫蒋雨航,被埋废墟124小时后获救,经历了五天五夜的生死劫难之后,他选择了当一名消防员,去救更多的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馈这个社会。在他递交的参军报国的《决心书》里,他这么写到:“我的第二次生命是党和人民子弟兵给予的。我最强烈的愿望就是参军,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奉献我的一切……”
除了这些,历史上还有很多黄金72小时之后仍然创造生命奇迹的真实事例。
1、2012年,七台河发生矿难,4名矿工靠喝水维持生命,125小时后获救,
2、2010年,玉树地震,两名被埋123小时幸存者获救,家人通过缝隙送水和稀饭。
3、2010年1月27日,海地7级地震,第15天,一个叫达琳安蒂安的17岁女孩被活着救了出来,当时虽然虚弱,极度脱水,断了一条腿,但是意识很清醒。
4、2010年8月5日,智利北部的圣何塞铜矿发生塌方,33名井下作业人员被困井下700米深处。从矿难发生,到10月13日上午,历经69个日日夜夜,33名智利矿工全部被救,创造了被困地下时间最长且全部生还的世界纪录。
5、2010年3月28日,山西临汾的王家岭煤矿发生煤矿透水事故,经过8天8夜紧张的抢救,115名矿工成功获救升井。
6、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7.6级地震,有1人在废墟下被掩埋了27天后获救。
以上这些都是被困72小时以上获救的,看到这些,是不是觉得人的生命力实在是太顽强了?是不是觉得任何时候都可能有奇迹诞生?
对!为了这个奇迹,不到最后时刻,绝对不能放弃!不只是被困人员,救援人员、受困人员家属、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更是如此!想到他们在那么困难的环境里还在苦苦坚持,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救援?虽然72小时的黄金时间已过,但是你焉知没有更多时间的生命奇迹?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写到这里,有人会说,虽然还有可能有奇迹,我们也希望有奇迹发生,但是,救援还是越快越好,咱们的救援速度太慢了!难道不能多派点儿人,用大型机械设备把周围的楼房拆掉,从上到下用揭盖子的方式搬运废墟去救援吗?
我想说的是,你把救援工作想得太简单了!救援,不是随随便便把人扒拉出来就行,那都是活生生的生命啊!救援,讲究的是科学救援!
首先,根据消防部门救援的规则,黄金救援72小时期间,只要有任何幸存者的迹象,就不能采用大型机械设备作业;72小时之后,如果仍有幸存者未救出,也不能采用大型机械设备作业,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幸存者在塌下来的建筑材料形成的狭小空间里,保持着一个微弱的平衡,如若擅自使用大型设备,很有可能破坏这种平衡,造成二次伤害。
其次,倒塌后的建筑废墟内部情况复杂,救援空间狭窄,救援人数再多也使不上劲,只能进去少量人员采取边加固、边掘进的方式作业,一边要保证幸存者的生命,一边还要保证建筑物不再二次坍塌。
第三,周边的建筑物也有倒塌风险。为防止周边建筑物倒塌,还得对这些建筑物进行加固,否则会给消防救援人员和被埋压群众带来极大的隐患。我们既要快速救出幸存者,也要保证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啊!
据《湖南日报》消息,5月1日上午,湖南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要求争分夺秒搜救被困人员,只要有一丝希望,就绝不放弃,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开展救援,尽最大努力把被困人员救出来。
救援人员说:“我们一直没放弃过,一直在找。”第九位获救者说:“自己一直在敲管子,敲了两天两夜。”
看,无论被救者还是救援者,他们都没有放弃,衷心希望有更多的奇迹发生!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