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长海医院输血科收到了宝贵的“熊猫血”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家住外地、53岁的郑先生,被诊断为局部进展性前列腺癌伴淋巴结转移,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泌尿外科高旭教授团队为他实施了4个月的术前新辅助治疗,并计划在今年4月初进行手术。
3月底,郑先生住进医院附近酒店待床,焦急地等待着疫情过后尽快入院治疗。4月18日,长海医院启用集中过渡病房,23日郑先生入住过渡病房,4月28日完成5天的全封闭过渡后,收入泌尿外科普通病房,定于4月30日进行手术。术前检查发现郑先生为O型RhD阴性血型,该血源稀少,俗称“熊猫血”,而且郑先生病情危重,无法进行自体输血,他面临着无备血,错过最佳手术期的困境。
4月29日,该院输血科收到用血需求后,启动特殊血紧急救治流程,输血科副主任顾海慧联系手术主诊组,再次评估患者相关血液指标情况,研判自体输血可能,并紧急联系稀有血型志愿者来院献血,但因疫情原因无法成行。
钱宝华教授根据患者输血史、过敏史、用药史、疾病史和抗筛检测结果,紧急准备O型RhD阳性悬浮红细胞,以防手术意外大出血且无阴性血液时,实施配合性紧急抢救输注。与此同时,查占山主任通过上海市血液管理办公室协调上海市血液中心请求支援,此时的上海市血液中心也没有液态库存,必须启用冰冻血库存,并加班制备洗涤-80℃保存的冰冻红细胞2U,至此一场寻找“熊猫血”的生命接力,在多方的努力下宣告胜利。
图说:血液转运
4月30日,救护车带着血液中心刚刚制备好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开进长海医院,早已等候的输血科值班员,快速与师傅交接并核对血液成分,签字确认,一路小跑,将血源送至输血科。
冰冻红细胞洗涤后保存期只有24小时,而且越早输,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质量越好。2分钟完成血液入库、5分钟完成交叉配血、3分钟送至手术室。与时间的冲刺接力中,不仅是速度的提升,更是质量的保证。此时的手术室已经万事俱备,只欠“血液”了。随着麻醉医生周易为郑先生建立好输血通道,手术正式开始。高旭教授团队运用手术机器人,用时1个半小时成功完成前列腺癌根治手术。还在麻醉熟睡中的郑先生,也许还不知道自己的“熊猫血”是多么“珍贵”,这里面倾注着所有参与救治人员永不言弃、生命至上的情怀。
图说:患者前列腺癌根治手术进行中
据悉,上海浦西闭环以来,输血科制备单采血小板560U(记者注:所有血制品均以单位(U)计算,例如1U全血指200毫升全血,1U红细胞指由200毫升全血制备的红细胞)、病毒灭活血浆10000毫升、洗涤红细胞8U等。日均发血66袋,为200多例急诊患者开展输血治疗,完成疑难血型鉴定10余例、疑难配血80余次。为4例新冠阳性患者完成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输红细胞4U,血浆800毫升。为6例主动脉夹层、脑出血等急诊手术进行术中自体血回收,节约异体输血6400毫升。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