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葬礼:北京天降大雪,三军仪仗队为他抬棺,他有怎样成就

发布啦 0 0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古往今来,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每一次辉煌都有忠肝义胆之人在领航前行。

钱学森葬礼:北京天降大雪,三军仪仗队为他抬棺,他有怎样成就

2009年10月31日,一个不幸的噩耗传遍世界各地—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此消息一出,举国悲痛,世人皆叹一代科学巨匠就此离去,世界失去了一位真正的智者。

也许是天人共鸣,在他逝世后的第二天,北京城竟然下起了鹅毛大雪,一瞬间北京成了“紫禁城”,在这严寒天气下,仍然有数十万军民为他送行,党中央多位领导人亲自到场进行悼念活动,国旗党旗盖棺,更有三军仪仗队亲自为他抬棺,能享受这样超高规格待遇的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屈指可数。

那么钱学森为何值得享受如此殊荣,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辉煌成就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钱学森的传奇人生。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这句话正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1911年,钱学森出生于上海,自小聪颖过人,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父亲钱均夫的潜移默化影响下,有着炽热的爱国之情,立誓长大后一定要用平生所学报国效力。

长大后的钱学森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更没有违背自己的誓言,在通往科技强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钱学森葬礼:北京天降大雪,三军仪仗队为他抬棺,他有怎样成就

1935年,钱学森打算进修物理学,可是当时国内战火纷飞,并没有国际知名的物理学大师,很多老百姓连什么是物理都不清楚,钱学森凭借自身优异成绩获得清华大学第七届庚款留美深造资格。

来到美国后,他一心钻研于航空工程专业,师从航天工程学家冯·卡门,仅仅10多年时间,他就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同时他还是闻名全球的空气动力学专家,在航空工程领域是一颗冉冉之星,按理说,他只要在美国继续工作下去,一家人就可以过上优渥的生活,子孙后代都不用为生计担忧,但他从未忘记过自己的初衷。

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后,开心地收拾行李,对妻子蒋英说道:“我们终于可以回到祖国,我要用自己所学让国家强大起来!”

可美国政府怎么会放过这么一位奇才,想方设法地阻挠他们一家人归国,他们认为钱学森不管走到哪里都值5个海军陆战师,便以莫须有罪名“软禁”他一家人生活达五年之久,期间周总理不断向美国政府发出严正抗议,但后者始终以钱学森等人不愿回到中国的借口作狡辩之词。

1955年的一天,钱学森偶然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一张新中国天安门城楼的照片,上面有一位名叫陈叔通(钱学森父亲好友)的人站在毛主席身后,他激动地告诉妻子:“我们有救了!”

钱学森葬礼:北京天降大雪,三军仪仗队为他抬棺,他有怎样成就

随即,他将一份求救信写在一张香烟盒上,让妻子趁美国联邦调查局官员不注意时扔进了邮箱,这份求救信经过多方“辗转”,终于来到了周总理手中,信中,钱学森深切地表达了自己想早日回到日思夜想的中国,可自己和大批留学生被美国政府无端扣押。

有了这份证明,周总理直接在中美谈判中揭穿了美方谎言,美方代表看到这份亲笔信后面色难看,纵有千百个理由在证据面前也无济于事,但他们仍然想和我们谈条件。

为了尽快让钱学森等人脱离美国人监视,安全回到祖国,周总理作出最大让步,决定释放从朝鲜战争中俘虏的11名美军飞行员,美国人这才同意放钱学森等人回国。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一家人来到“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前,一群记者将他包围起来提问,有人问道:“钱先生,你为什么执意回到贫穷落后的中国,而不是留在发展前景很好的美国?”

钱学森严肃地回答道:“我来这里学习了三年,工作了十几年,而做出的一切都是在为回国建设做准备,因为我是中国人!”

还有人提问:“钱先生,你这次离开还回来吗?”

钱学森说道:“我有什么理由回来这呢?”

钱学森葬礼:北京天降大雪,三军仪仗队为他抬棺,他有怎样成就

说完这话,一家人就登上轮船,虽然美国政府再次使坏,给他一家人安排了三等舱,即条件最艰苦的舱位,但他始终没有怨言,因为他终于要回到久违的祖国,也是他学海沉浮二十载,终于实现帮助祖国强大的志向的重要时刻。

回到国内的钱学森受到党中央领导人热烈欢迎,但他回来没多久,没有从旅途的疲惫中缓过神来,就投入到新中国建设中来,他明白祖国需要强大才能保护国民,国防科技事业仍处于一片空白阶段,它的起步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1956年,钱学森协助聂荣臻元帅,周总理筹备组建火箭导弹研制机构—中国第五研究院,他自己担任首任院长,有人给这一时期做出这样的评价:“中国的火箭事业始于钱学森!”

工作起来的钱学森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状态,每天带着科研人员测算数据,在那个年代,没有超级计算机,没有电脑,有的只是人工计算,他们在稿纸上一遍遍的运算数据,描摹图形,争分夺秒的研制导弹和原子弹。

钱学森葬礼:北京天降大雪,三军仪仗队为他抬棺,他有怎样成就

当时条件艰苦成什么样呢,国内除了钱学森没有一人知道原子弹的构成和长什么模样,钱学森就一遍遍地培训科研人员,当初美国人愿意将钱学森放回来,恐怕也是因为不相信钱学森能够在新中国造出原子弹,就算造出来也要到21世纪的原因吧。

但世界有一种奇迹叫中国红,在钱学森的努力下,我国的两弹一星建设取得辉煌成就,他回国十年,我国相继研制出导弹和原子弹,自此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终于可以挺直腰部说句“我是中国人”,几年后“东方红”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更是让新中国有了引以为傲的大国重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终于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钱学森几十年如一日的超负荷工作,导致身体大不如从前,晚年时期需要长卧病床,但即使这样,他也关注国家发展,每天都有阅读书籍和观看国家大事的习惯。1999年,钱学森被中央授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对他的成就表示了高度的赞许和表彰。

新世纪开始,国家航天领域大步向前,自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开始,每位航天工作者在圆满完成任务后都会亲自拜访钱学森,毕竟吃水不忘挖井人。

钱学森葬礼:北京天降大雪,三军仪仗队为他抬棺,他有怎样成就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逝世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全国人民都陷入一片悲伤之中,对于这位国士无双的科学巨匠,享受三军仪仗队抬棺实至名归。

在此,敬以此文向这位惟图国强,不为己荣的爱国情怀,高瞻远瞩,谋求创新的科学品质和以培养祖国下一代科技人才为己任的时代担当的钱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99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