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4月销售10.6万;宁德时代研发电池底盘一体化

发布一下 0 0

比亚迪股份港股公告,4月新能源汽车销售106042辆,上年同期为25662辆,同比增长313.22%;前4月累计销量392371辆,同比增长387.94%。


比亚迪4月销售10.6万;宁德时代研发电池底盘一体化


燃油汽车4月均无产量、销量。原因是比亚迪汽车4月3日正式宣布,根据其战略发展需要,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


比亚迪4月销售10.6万;宁德时代研发电池底盘一体化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4月纯电动汽车销量为57403辆,去年同期为16114辆,同比增长256.24%。



此前造车新势力公布的4月销售数据显示,零跑汽车、小鹏汽车、哪吒汽车、蔚来汽车以及理想汽车当月交付量均出现环比大幅下降,且无一家破万。


比亚迪4月销售10.6万;宁德时代研发电池底盘一体化


比亚迪4月27日披露的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8.25亿元,同比增长63.02%;实现净利润8.08亿元,同比增长240.59%。



受电池、芯片、汽车原材料等价格上涨,公司1月全系列车型价格调整3000-5000转移部分成本压力,更多通过规模化降本,整体盈利水平超预期。3月中旬开启二次提价,涨幅在4000-11000元,4月针对部分网约车性,公司进一步提价。



中信证券袁健聪4月28日发布研报,维持公司2022/23/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67/117/211亿元,现价对应A股PE102/58/32倍,对应H股82/47/26倍。按分部估值法,参照可比公司平均估值,分别给予2022年公司造车/动力电池/控股比亚迪电子/电动供应链6062/3194/658/874亿元估值,加总得公司合理价值10,935亿元,对应A/H股目标价375.6元/462.9港元,维持公司(A+H股)“买入”评级,继续重点推荐。


比亚迪4月销售10.6万;宁德时代研发电池底盘一体化


对于公司未来业绩表现,安信证券徐慧雄预计2季度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显著改善,主要原因包括:1)一季度车型的涨价,将陆续在2季度得以体现;2)今年上市的高毛利率车型,如宋prodmi、宋maxdmi、汉dmi、驱逐舰05将在2季度陆续放量;3)随着销量持续上行,规模效应有望进一步显现:单车折旧摊销下降、单车的费用下降。



徐慧雄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1、135.5以及209亿元,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360元/股



比亚迪4月销售10.6万;宁德时代研发电池底盘一体化



宁德时代加紧研发电池底盘一体化,引入华为汽车BU智能车控总经理蔡建永


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智能车控领域总经理蔡建永已经离职,并加入了电池企业公司宁德时代,负责CTC电池底盘一体化业务。



蔡建永是华为汽车业务的老将。曾任华为智能汽车BU的CTO一职,随着华为汽车BU的几次组织架构变动,蔡建永也从CTO一职退为14个二级部门部长之一。



蔡建永过往的经历更倾向于车辆架构、系统设计,而宁德时代是国内头部的电池公司,双方因何走到一起?这或许与宁德时代正在研发的CTC(Cell to Chassis,即电芯到底盘)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有关。



所谓CTC技术,可以理解为把电芯像搭积木一样直接放进车辆底盘,以底盘上下板作为电芯的壳体和盖板,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组合。但以往车辆电池电芯必须经过模组、电池包等组装步骤。



本质上,CTC技术是对电池系统结构的一次革新。就像过往的手机电池一样,可以拆卸充电,而智能手机实现了电池与机身的一体化。同理,CTC技术是将脱掉外壳的电芯与汽车底盘彻底“焊死”。



当下,特斯拉在CTC技术方面走得更为前沿。根据特斯拉的数据,CTC技术配合其一体化压铸技术,整车可以省下370个零部件,帮助车身减重10%,每千瓦时电池成本降低7%,同时大大提升车辆续航能力。



2020年8月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CTC技术将使新能源汽车成本可以直接和燃油车竞争,乘坐空间更大。


比亚迪4月销售10.6万;宁德时代研发电池底盘一体化


图源:视觉中国



但很重要的一点是,特斯拉的CTC技术将于2022年落地。而宁德时代要等到2025年前后才推出高度集成化的CTC电池技术,并于2028年进一步升级为第五代智能化的CTC.



追赶的难度可想而知。



有业内人士告诉36氪:电池企业虽然有不少技术积累,但CTC技术毕竟是将电芯集成到汽车底盘上,这点车企更有优势,所以宁德时代需要更懂车辆底盘与架构设计的人才。



他举例道:原本电芯与底盘之间有多个阻隔层,以保证电池在碰撞、侧翻等极端环境下,最大程度减少外力冲击,而CTC技术就相当于把原来的3-4道防火墙全给拆了。这也意味着,CTC技术无论是从电芯和底盘的集成度、机械强度、热管理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对底盘的设计要求其实是更高的。”



所以砸钱、挖人,会是宁德时代在CTC技术研发上的持续动作。



从蔡建永的履历来看,早在2017年蔡建永就已经是华为内部车联网创新中心总监。2019年华为智能汽车BU成立后,蔡建永以CTO身份活跃在公众视野,同时还兼任9大二级部门之一的架构设计与集成战略部部长。华为汽车BU架构多番调整后,蔡建永转任华为汽车BU智能车控领域总经理,该部门属于华为汽车业务14个二级部门之一。


比亚迪4月销售10.6万;宁德时代研发电池底盘一体化


蔡建永 图源:华为智能汽车官方



蔡建永的到来,有望帮助宁德时代加速CTC技术的研发与落地。36氪在某公开招聘平台上发现,宁德时代正在大力招聘底盘控制系统开发、底盘调教、底盘电子架构等方面人才。



除此之外,宁德时代已经陆续在为CTC技术建厂、落项目。今年2月19日,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一体化电动底盘研制项目及瑞庭时代上海智能动力系统项目(二期)正式开工。其中的一体化电动底盘项目大概率就是为了加速CTC技术的落地。



2月15日,浙江新吉奥汽车有限公司与宁德时代旗下子公司时代新安达成合作,CTC技术正是其中重要项目。新吉奥提供的新能源商用车平台,或许会成为宁德时代CTC技术的首个试验田。



而在CTC技术2025年落地之前,宁德时代也没有放松对市场的抢夺。此前宁德时代透露将推出基于第三代CTP技术的“麒麟电池”。CTP(Cell to Pack,无模组动力电池包)技术集成度比CTC技术低一些,将电芯直接集成到电池包。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蜂巢能源的短刀电池也都采用了类似CTP技术的思路。



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动力电池在化学材料方面的能量密度探索已经接近天花板,但通过结构优化,电池还有很大的能量密度提升空间。



当下,如特斯拉、比亚迪等主机厂,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等电池公司,悠跑、Pix Moving等滑板底盘公司都对CTC技术虎视眈眈。宁德时代的积极扩张、抢人,不免让一向拥有行业主导权的车企感到紧张,届时恐怕又有一场恶战。

比亚迪4月销售10.6万;宁德时代研发电池底盘一体化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99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