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1月13日(燕郊爱青高龙站)通信基站、CT探测器、工业探伤仪.这些设备现在广泛应用于通信、工业、医疗等行业,也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但如果长时间不处理上述设备,则会存在安全隐患。如何保证人的安全,打消人的疑虑?民用核技术应用设备“医学检验师”这一特殊群体,已经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兰州就有这样一批人,从事辐射环境检测与评价、辐射健康检测与评价、辐射监测设备运维等工作。它不仅采用专业手段检测辐射含量,给人一种定心丸,还为相关设备拟定“体检表”,显示设备数据的“红灯”,从而促进设备的正常运行,进一步保障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图为甘肃钦州核与辐射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专业技术人员为医疗设备“体检”粘贴检测探头。高占社
28岁的兰州市民张宇,因为小区附近有通信基站,担心对免疫力低下的老人和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于是联系专业检测器检测辐射强度。当检查员告诉她“民用移动通信的辐射强度远低于可能造成危害的强度”时,她打消了疑虑。
这些核查员也是民用核技术应用设备的“物理检验员”。1月中旬,在兰州高新区留学生创业园甘肃钦州核与辐射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将几十斤检测设备逐一打包装箱,前往相关单位进行医疗设备“体检”。
“95后”检查员陈启林到达检测点后,将一根金属丝插入模拟人体,准确测量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辐射量等数据,并按照国家标准填写“体检表”中的增减量。他说,这个测试主要是针对设备的暴露剂量参数是否在规定范围内,以避免医疗设备对患者和操作医生以外的人员的辐射。“每台设备出厂前所有参数都是标准化的,但时间长了就会‘生病’,而‘体检’很重要。”
图为民用核技术应用设备检查员检查医疗设备并记录相关数据。高占社
35岁的公司负责人蒋说,技术应用设备已经从以前的军工行业延伸到现在的医疗、科研、教学等领域。而且其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所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探索便捷性和智能性的基础上,还需要提高专业性和操作准确性。(结束)
编辑江:]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兰州摸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