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9日,俄罗斯迎来了卫国战争胜利77周年,这个年份既不逢十,也不逢五,但俄罗斯依然举行盛大的阅兵。
一、孤独的阅兵
这次红场阅兵很特殊,令外界评论不断。这场阅兵有5个特殊之处:
一是战争状态下的阅兵。今年阅兵,俄乌战争还未打完。历史上还有一次战争状态下的阅兵,那就是苏德战争,苏联举行红场阅兵后,向德军发起了总攻。
二是未邀请外国元首的阅兵。以往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日时,一般会邀请一些外国元首参加。但今年红场阅兵,只有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参加,有人说俄罗斯受到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越来越孤立,一些领导人不敢参加。拉赫蒙之所以去,是因为俄塔之间的特殊关系。我们可能经常忽略塔吉克斯坦,实际上塔吉克斯坦与俄罗斯关系很好,在中亚五国排第一。
三是勾起苏联回忆的阅兵仪式。此次阅兵,有网友说应该让“红旗奶奶”到场参加。在俄乌战争中,位于顿巴斯地区的一位老奶奶,举着红军国旗迎接俄军,没想到却被乌军看到,乌军把苏联国旗踩在脚下。
这位老人一边捡扔在地下的国旗,一边痛斥乌军,告诉乌军:“我的父母为这面旗帜而牺牲”。这段视频迅速在网络上走红,俄罗斯人将老奶奶视为英雄,而且俄罗斯出现了很多“红旗奶奶”的宣传画。俄军部队也打出苏联国旗。久加诺夫建议俄罗斯把国旗改为苏联国旗。
从“红旗奶奶”窜红来看,这次阅兵,是俄罗斯人最怀念苏联的时刻举行的,有人说俄罗斯会回到苏联时代吗?
四是俄罗斯再次高举打击纳粹旗帜。就在俄罗斯筹备举办卫国战争纪念日活动时,西方国家政要却频频出访乌克兰,与演面见面。从媒体资料看到,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美国第一夫人,德国总理舒尔茨甚至选在5月9日访问乌克兰。如果舒尔茨选择这一天出访乌克兰,那么俄罗斯打击纳粹的正义性再次显现。一些西方政要看不到敏感性,但普京却在演讲中称:“任何想改变二战结果的举动都将受到打击”。
五是俄罗斯核威慑。据媒体资料显示,俄罗斯红场阅兵彩排时,“末日”飞机伊尔-80参加了。外界认为这是俄罗斯发出的最强的核威慑。
六是乌克兰依然无视卫国战争的重要意义,演员依然挑衅俄罗斯。而且就连季莫申科都穿着防弹衣到大街上亮相,甚至要求西方再次制裁俄罗斯。可怜的乌克兰在纪念祖先的重要日子,没有站到正义的立场。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12个加盟共和国独立,俄罗斯继承苏联“衣钵”。但俄罗斯也跌跌撞撞走过不平凡之路。总体可以分为两个时代,一个是叶利钦执政时期,这一时期,俄罗斯总体处于混乱时期,经济、政治、军事都面临问题,第一次车臣战争,俄罗斯残胜,实际没打赢。金融危机,经济崩溃。把叶利钦搞得焦头烂额。二是普京执政时期,已经有22年了,普京上台后先是打了第二次车臣战争,把残余力量肃清。然后打俄格战争、收回克里米亚,出兵叙利亚,普京正式叫板西方。
在普京执政时期,外界不断唱衰遏制俄罗斯,但俄罗斯走到现在,虽然很孤独,但并非像外界那样不堪。有人说,如今俄罗斯越来越像苏联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为何这样说呢?
二、苏联的辉煌
俄罗斯与西方对抗是无奈的选择,普京已经在演讲说明这一点。上世纪六十年代,正是冷战最紧张的时期,美苏两国争霸,两国展开军事装备竞赛。现在俄罗斯与西方对抗,被外界称为“新冷战时期”。
上世纪,美苏争霸,东西方冷战时,也正是苏联大发横财的时候,当时苏联在战后发展很快,赫鲁晓夫执政后,经常拿苏联先进武器吓唬西方,有的武器正在研制中,赫鲁晓夫也敢拿出来吓唬人。
军事装备竞赛本身就是西方想拖垮苏联的一招,但西方没想到,苏联军事装备却突飞猛进,甚至超过了美国。不仅没被拖垮,反而领先全球。
为什么苏联能做到这些?
答案很明确:得益石油资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东战争频发,世界各地冲突不断,苏联在石油上狠狠了一大笔外块。苏联出口武器装备虽然也挣钱,但不如苏联能源出口挣钱多。
说完了苏联,我们再来看俄罗斯,普京上台后,收拾了大寡头后,俄罗斯把能源收归国有,此后俄罗斯迎来了能源出口黄金期,为俄罗斯挣了大笔钱。直到2020年初,美国才意识到,俄罗斯石油挣的钱是保持俄罗斯平稳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美国极力阻止俄德“北溪2”能源线,阻止西方购买俄罗斯能源。
美国很上火,克里米亚公投回到俄罗斯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了全面制裁,但这种制裁对俄罗斯影响并不大。因为俄罗斯与其他国家经贸联系不紧密。在能源上,俄罗斯是出口型,而欧洲则是需求型,“北溪2”就是这种情况,德国需要俄罗斯的能源。
现在美西方想全面阻断西方购买俄罗斯能源,与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打压国际油价,让苏联受损,方式是一样的。
三、反击西方
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苏联由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执政,两人虽然能力一般化,但执政风格不一样,赫鲁晓夫一方面想与西方交流,一方面还要压制美国。自从爆发“古巴导弹危机”后,赫鲁晓夫与苏联的底牌就被西方看透。
赫鲁晓夫上台后,勃列日涅夫上台,勃列日涅夫没什么能耐,他只是按照赫鲁晓夫时期的策略往前行。对外策略也相同,主张与西方交流,但不示弱,而且与美国在全球争夺势力范围。赫鲁晓夫总体上对美国是强硬的。
而我们再看俄罗斯,俄罗斯自从普京执政后,最初与美国关系很好,想延续叶利钦时期的亲西方政策。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时,普京不仅支持,而且还说服中亚国家,为俄罗斯提供军事基地。普京与西方大国元首互动很多。
普京后来为何与西方决裂了呢?
普京看到西方并不想接纳俄罗斯,北约东扩没有停止,甚至到了俄罗斯家门口。美国还有肢解俄罗斯的计划。除非卖国求荣的人才会主动交好美国。因此,普京及时止损,开始反击西方。有人认为是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是反击开始,其实应该从2008年俄格战争算起,这是普京反击美国的开始。
从普京对西方的态度转变来看,俄罗斯所处的环境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苏联差不多。
苏联在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虽然达到历史巅峰时刻,但也有隐患。而且隐患很大,特别是勃列日涅夫去世前,苏联问题很多,贪污腐化,累积的社会矛盾都留给了戈尔巴乔夫。
而普京执政22年,国家建设并非一帆风顺,也有很多问题。不过普京与勃列日涅夫不同。勃列日涅夫并不是有战略眼光的人。
普京有自己的战略,而应对西方国家也有理有据。无论俄格战争,还是克里米亚回归、俄乌战争,普京都有正确的理由。
普京上台后,他认清美国的战略后,对俄罗斯进行了治理,先打击寡头势力,然后收拾亲美势力。对于美国培养的代理人,毫不手软。比如那个反对派纳瓦尔尼,就是美国扶持的,意图通过街头革命颠覆普京执政,太年轻了。
在梳理普京时,我们会发现,普京也不断恢复苏联时期的传统,包括纪念日以及一些苏联传统荣誉上,普京的做法赢得民众认可。
有人说普京想回归苏联,这种可能性一直存在。但今年卫国战争胜利日,苏联元素很多。慢慢恢复,并不需要刻意宣布,苏联就回来了。#普京阅兵讲话:为祖国而战 乌拉#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