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淮南市纪委监察委员会采取多项措施,深化派驻机构改革,深化日常监督和密切监督,增强监督全覆盖,促进纪检监察、监察监察监察、派驻监督和检查监督的协调统一。
分段合作,在城市中形成一盘棋
“这是我履职以来第一次参加本市纪检监察工作务虚会。听了很多派驻机构负责同志的发言。我收获了很多,很有启发。希望以后能进行更多的交流和帮助。高校纪检监察部门推动工作。”去年底,参加联络区工作会议的淮南联合大学纪检委书记感慨万千地说。
为解决纪检监察办联系派驻机构效率低、运行不畅的问题,市纪委监察委员会将派驻机构与政府部门、办事机构并列,分三区,由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委副主任直接负责, 形成常委会组成人员与相关部门共同管理的领导机制和合作机制,加强对派驻机构的直接管理。 同时,拓宽派驻范围,向市属国有企业派出督察员,加强对市属国有企业和公办高职院校的管理和指导,进一步形成全市纪检监察工作格局。
完善考核,严格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
制定派驻机构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方案,严格落实派驻机构“三大支柱”要求,对派驻机构干部绩效和工作职能进行综合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者进行表彰,对排名较低的派驻机构主要负责人进行面试。近年来,已有14支派驻纪检监察队伍、8名派驻机构负责人、30名派驻机构干部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我们在进行工作评估时,充分考虑了不同派驻机构的不同情况。我们不是简单地根据处理的案件数量来谈论英雄。一些纪检监察队伍收到的线索较少,但履行监督职责到位,重大决策安排在上级。也是值得肯定的。”市纪委负责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同志说。
共同办案,提高执法水平
一位多次参与办案的派驻机构负责人表示:“我们的纪检监察小组,在市纪委的统一调度下,已经抽调了一批人参与或运行案件,其人员得到了很大的培训。”。
针对派驻机构执法力量薄弱,部分派驻机构办案不力、人员培训不足等问题,市纪委、监察厅建立健全了全市办案协作机制,由案件管理部门统一派出,横向派驻机关纪检监察室,纵向派驻乡镇纪检监察室乡镇(街道)监察员办公室(协作区)。采取上级交办、指定管辖、移送协助等方式。打造全市综合办案精英团队,不断扩大办案专家、审查调查人才库,推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包括派驻机构的纪律执法水平不断提高。
据报道,2020年,处理了996条问题线索,立案288起,处罚242人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淮南机构改革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