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绵绵祝福

发布一下 0 0
粽叶飘香绵绵祝福

粽叶飘香绵绵祝福

今天农历五月初五,又是一年端午节。

又是粽子飘香时,

片片苇叶片片情;

绵绵祝福送与君,

切切情义侬可知?

粽叶飘香绵绵祝福


生命中,

最幸福的感受,

就是有人惦记着,牵挂着,想念着;

最真实的感动,

就是有人陪伴着,在乎着,心庝着。

粽叶飘香绵绵祝福


每逢佳节,

有人祝福,就是最珍贵的节日礼物。

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

愿我 . 们惦念的人和惦念我们的人:

端午佳节人团圆!

合家安康日子甜!

粽叶飘香绵绵祝福


在此,北海杨子携家人向各位亲朋好友致以节日的问候!

无论世界如何变换,无论岁月再多无常,今日的端午愿你有热粽在口、艾香相伴,一世安康!

粽叶飘香绵绵祝福

小知识:端午节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春秋之前百越之地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这天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从此便演变成了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粽叶飘香绵绵祝福


端午节来历


1.纪念屈原说

端午 改唐·文秀诗和宋·张耒诗而成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文秀)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张耒)

粽叶飘香绵绵祝福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郢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粽叶飘香绵绵祝福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把屈原和端午节捆绑在一起始于南朝的文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辄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世人五日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端午竞渡的习俗,也是荆楚地区人们纪念屈原的方式之一。《隋书·地理志下》载:“大抵荆州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昔屈原为制《九歌》,盖由此也。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到了隋唐一统后,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习俗就不仅限于荆楚地区,而成为全国性的节日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2.纪念伍子胥说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楚国人,伍子胥父亲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被楚平王杀害。大哥伍尚为救父亲也被诱杀,为了斩草除根,太子又命人追杀伍子胥,逼着他亡命吴国。在吴国,满腔仇恨一身才华的伍子胥帮助公子光当上了吴王,就是阖闾,并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今苏州)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宰伯嚭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伍子胥,但是夫差却信了伯嚭的话,把伍子胥外放齐国。而且前车之鉴,终究担心伍子胥起来造反鞭他的尸,不久,夫差赐死伍子胥。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门客说:“我死后,请将我的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伍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而吴国的乡亲感于伍子胥的忠义,就在年中五月五日他的忌辰日,在波涛中赛舸舟纪念他……

粽叶飘香绵绵祝福

在端午节是纪念伍子胥还是屈原?
屈原和伍子胥都是楚地千古流芳的名人,但他们却有明显的性格差异。在楚王整屈原时屈原绝不反抗,他只能把悲伤寄情于诗歌之中,倘若“寄情“不了,便去跳江;但楚王整伍子胥时,伍子胥也就不把楚王当什么王了,直接以牙还牙,有仇报仇,即使他死了,也要掘坟鞭尸。现在,动手是并不可取,但多采取几种措施,和“王”们暗地里较量几番,是否值得提倡?万不可学屈原,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还给亲人朋友徒添伤悲!

3.纪念曹娥说

百善孝为先,世间至善莫过于至孝。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公元130-143年)救父投江。曹

娥是东汉上虞人,与父亲相依为命。一天,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曹娥知道父亲回不来了,便在五月五日这天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县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后人为了纪念事父至孝的曹娥,便改舜江为曹娥江。

粽叶飘香绵绵祝福

注意:

端午节来历,前有屈原,后有曹娥,他们均在这一天离世,注定这一天是个沉重的日子。

所以,五月五是个悲壮、祭祀的日子,如果互祝快乐,就有些不太合适。

而安康代表着平安、吉祥、祥瑞,同样是种美好的祝福。所以,端午节不能祝“端午快乐!”那就祝“端午安康!”

端午民俗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放风筝,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洗苦草麦药澡,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所包含的人文内涵,绝不仅仅是吃一个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这样的习俗,加上以血肉之躯作为灵魂之祭的爱国诗人屈原,使得“端午”早已化作了我们民族内心深处的浓浓情结。

粽叶飘香绵绵祝福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龙舟最初是用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划龙舟历史悠久,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先要请龙、祭神。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福佑、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划龙舟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粽叶飘香绵绵祝福

2.端午食粽

粽,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包裹而成,形状多样,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粽叶飘香绵绵祝福

3.挂艾草与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粽叶飘香绵绵祝福

4.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年间,自骊山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小鬼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大鬼则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粽叶飘香绵绵祝福

5.点雄黄酒

雄黄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粽叶飘香绵绵祝福

粽叶飘香绵绵祝福

粽叶飘香绵绵祝福

最后,聊作一诗结束此文

端午 北海杨子

农历五月五,粽香迎端午;

赠侬一枝艾,观渡吊千古。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11521.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