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59岁的毛泽东收到一份关于贪污罪犯的信件,这份资料上详细地写着罪证,正在等着主席做最后的定夺。
可是,主席拿起资料一看,上面竟然写着王盛荣的名字?王盛荣贪污?这怎么可能呢?毛主席眉头紧锁,认为这件事不简单。
他赶紧叫来周恩来总理,想要问个明白。
那么,这个叫王盛荣的究竟是什么人物呢?为什么主席不相信他会贪污?
在敌人的枪炮下解救毛主席
1907年,王盛荣出生在湖北武汉的一个普通家庭,家里祖祖辈辈以捕鱼为生,从小他十分懂事,看到父母没日没夜辛苦劳作,
为了能够缓解家庭负担,还未成年的他就进了一家纱厂,成为了一名童工。
在纱厂的工作当中,王盛荣逐渐感觉到,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这样的日子实在是太苦了,
他希望在未来能够发奋努力,改变工农阶级的生活状况,为这个国家作点自己的贡献。
后来,他加入了共青团,从事青年工人工作。
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也给了他前进的动力,在他的努力之下,1927年5月王盛荣顺利加入共产党,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王盛荣和毛主席的相遇,源于1927年召开的“八七会议”。
在这次会议当中,出于上级党组织对他的信任,他担任了会议的保卫工作。
在这个时期,王盛荣见到了毛泽东。在此之前王盛荣就非常仰慕毛泽东,听说过很多有关他的事迹,
这一次,两人在会议之外的时间里作了深入交流,互相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后的日子里,王盛荣也认识了周恩来、瞿秋白等人。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三年之后,他被安排到江西苏区工作,开展着有关反“围剿”的工作。
随着时间的流逝,王盛荣的革命实践经历也逐渐丰富起来。
1932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召开紧急会议,此时的毛泽东正在赣南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因为需要毛泽东现场参会,中央便派王盛荣通知毛泽东。
于是,王盛荣带着一个排的兵力去到赣南准备通知主席参会。
毛泽东的住处在一个不起眼的村里,经过几轮辗转,王盛荣一行人已经到了村口,可是,来到村口的王盛荣发现,村口的气氛不免有些奇怪。
果不其然,王盛荣一行人刚准备往前行进时,周围突然就响起了枪击声。
不好,有人埋伏!王盛荣和其他人立刻进入战备状态。
王盛荣判断,这些人应该是冲着毛泽东去的,他带着一排兵力冲进了毛泽东住处,准备贴身保卫主席。
到了住处,王盛荣发现,原来是反动民团想要攻击毛泽东。来不及反应,王盛荣就已经和对方激烈开打了。
他接受的任务就是让毛泽东安全回去参会,所以保护毛泽东的安危是必须的。他顾不了那么多了,就算敌众我寡,也要护他周全。
紧急之下,有几个团丁拿着刺刀,想要偷袭毛泽东,王盛荣见状,大喊一声,准备转移敌人的注意力,
果然,敌人中了王盛荣的圈套,一同回头看向王盛荣,枪毕竟比刀快,就在这时,王盛荣拿着枪打死了手拿刺刀的他们。
冲出重围之后,王盛荣拉着毛泽东逃跑准备避开敌人剩余活力,可是这个时候不巧的是,毛泽东患了痔疮,走路速度很慢,
情急之下,王盛荣想了一个办法,他让战士们用简易的担架架起毛泽东,背着他离开此地。
脱离危险之后,大家都关切地询问毛泽东有没有受到惊吓,毛泽东说不要紧,我没事。
可是,就在这时,大家发现一直冲在前面逼退敌人的王盛荣却负伤了。他的左肩顿时血流不止,脸上现出痛苦的表情。
在当时,正值冬天,没想到,毛泽东竟然脱下自己身上的背心用来给王盛荣包扎,王盛荣连说不用,但是毛泽东强硬地说天冷!你又失血了,赶紧穿上吧!
也就是这件事,让毛泽东心存感激,如果不是王盛荣的救命之恩,哪里还有后来的事情呢?他对王盛荣说,今天要是没有你,我就活不了了啊!
同时,王盛荣心里也很感激,从那时起他也记下了毛泽东对他的温暖。
冒着生命危险护送经费
如果说一个人连自己的生命都不顾,还会把钱财看得很重吗?如果冒死相救都不能
证实清白,那接下来的这件事一定可以。
沉思中,毛泽东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那是1933年的1月,距离王盛荣救人的事情其实没隔多久,这一次,王盛荣接到了组织的一个任务——护送经费。
当时,上海的党组织严重缺乏经费,没有经费,革命就无法开展,正巧毛泽东截获了敌人的一笔巨款,想派人把这些钱送去上海。
一开始,周恩来总理找的并不是王盛荣,第三次派送才找到他,前两次周恩来找人完成任务,结果都是人财两失。
他们直接带着钱财跑掉了,根本就没有护送到上海。
为了保证任务成功,这一次他们都做好的准备,党中央谨慎挑选,最后选择了王盛荣,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对他的充分信任。
这一次,王盛荣一共要运送美钞近6万余元,这笔钱放到现在也不是小数目,更别说当时了。
周恩来安排邓颖超同志,将钱放在藤箱子里,并且用钉子全部钉死,也没有钥匙可以打开。
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保证箱子的安全性。只要箱子不被人力破坏,那么,里面的钱就是绝对安全的。
“人在钱在”,王盛荣心理做好了准备。准备好之后,一行人出发了。
他们要走的路长达几百里,有好几处封锁线,每一步都要很小心,不能被敌人发现。
在路途中,每到一个地方,他们都小心谨慎,不允许丝毫的差错。
在他们到达梅县的时候,被关卡处的警察给拦住了,一时间,气氛紧张起来。
梅县关卡的警察询问他们,箱子里是什么东西,正在大家不知道如何回答时 ,王盛荣机智地说道,里面是大少爷读的书。
既然是书,那打开看看吧,警察继续说。这下可不好办了,要知道他们自己也没有钥匙,要是警察强行打开,看到箱子里的钞票,那任务就失败了。
情急之下,王盛荣说,不好意思,警察,天太热,我们走得急,忘记带钥匙了。您看能不能放我们过一下。
虽然警察半信半疑,但是看了看箱子,又看了看王盛荣,没有刁难他们,只是不耐烦地说了一句“滚!”就这样,在有惊无险中,他们顺利进了城。
而后,经过二十多天,最后,王盛荣一行13人终将美钞送到了指定人的手中,出色地完成了这项任务。
在面对组织的考验当中,王盛荣没有为利益所动,坚守自己的本心,出色完成任务,这是十分值得敬佩的。
经过这两件事情,当时党内的很多同志都认为王盛荣是一位能力出色、并且非常可靠的人。
那么,王盛荣究竟是怎么被扣上“贪污”的罪名的?
真相终大白,周恩来证明其清白
“总理,有什么吩咐尽管说”
1950年的一天,周恩来交给了王盛荣一项任务,希望他能够帮忙出口一万吨钨纱。
“这一万吨钨纱,你将其卖出去,然后换取设备和国防用品。”
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工业还很落后,轻重工业都处在急需建设的阶段。国内十分缺乏设备还有材料。
出口钨纱这可不是一项小任务,要知道,当时我国的工业还不算发达,想要在全国范围内收集一万吨钨纱并不是件易事。
就算收集起来还要将其卖掉,这也是十分困难的。
为了圆满完成任务,王盛荣想起了以前工作当中的交好,希望他们能够帮忙支援,这一请示也得到了总理的批准。
于是,王盛荣开始对全国不同省份的钨纱矿区进行考察,记录不同的情况。在得知香港有100吨钨纱之后,他请示总理,能否将这些钨纱出口卖掉呢?
周总理同意之后,王盛荣用换来的钱换取了货车、汽油等装备,最终也完成了一万吨的任务。
可以说,王盛荣推动了新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
可是,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却被一些有心之人钻了空子,举报王盛荣贪污。
说王盛荣是利用职务之便,把国家资源给私自倒卖了。
但是,周恩来总理是深知此事的前因后果的,于是,当毛主席因为此事郁闷不已的时候,周总理和他解释道,“王盛荣同志无罪有功,卖掉香港钨纱的事情,是我同意的。
周恩来话音刚落,毛泽东长叹了一口气,瞬间不那么紧张了。
“我就知道不可能!”毛主席感慨道。
关于王盛荣同志贪污的疑云终于揭开了,这完全就是子虚乌有嘛,但是,迫于当时的情况,王盛荣因此在监狱里待了两年多。
后来,关于这件事情,毛泽东还专门询问过王盛荣。
1957年的9月,毛主席来到湖北视察,在负责人汇报工作时,他亲切地问道,王盛荣的身体怎么样,他最近还好吗?
可是,大家并不知道有王盛荣这个人。但既然毛主席提名要见,就说明王盛荣对于毛主席来说十分的重要。
经过多方打听,翻阅了武汉各级领导干部的名单之后,终于找到了王盛荣的在哪儿。
原来,当年的风波之后他不仅被开除了党籍,还从副部级被降成了副处级,被安排到中南工程局企业处当副处长。
虽然是一个小处长,但是王盛荣依旧是以前的作风,对待工作十分认真。毛主席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工地里组织手下的员工一起施工。
知道王盛荣这些年的经历之后,带着些许感慨和关怀,毛主席语重心长的对湖北省委领导说:“把王盛荣同志安排到省冶金厅当厅长吧,享受副省级待遇,同时恢复他的党籍。”
恢复党籍当上厅长之后,王盛荣又开始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但是他一直和过往一样,把热情都投入到工作之中,雷厉风行。
他一直坚信中国可以自己在技术上独立,只要好好努力,就能够打破材料完全需要进口的弊端。
可是好运不长,后来,因为观点和省冶金厅不一致,王盛荣多次被批评,这份工作他也没有再继续下去,逐渐淡出了政坛。
1967年的时候,徐海东来看望王盛荣,说毛主席给他带了一句话,徐海东对王盛荣说:主席讲到,让王盛荣活着再说,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听到毛主席还牵挂着他,王盛荣顿时眼泪直冒。激动的说,我一定会坚强的活下去的。
1979年,王盛荣熬过了那段最为艰苦的时光,当年的级别和待遇也都予以恢复。
而后,王盛荣的日子也恢复了平静。
结语
回顾王盛荣的一生,他一生经历丰富,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建国以后都做出了自己的伟大贡献。
经历过大起大落的王盛荣一生十分坚强,也正是这种坚强的意志,让他活到了九十多岁。
2006年,这位中国优秀党员,老红军因病逝世,享年99岁。
他是第一届中革军委15位委员中唯一活到二十一世纪的人。
英雄已逝,精神长存。
在无数个日夜里,只要这些故事被不断提起,王盛荣就一直存活在人们的心中。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