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雯老师外刊精讲课 | 学词汇·破长难句·理段落逻辑

admin 4166 0
晓雯老师外刊精讲课 | 学词汇·破长难句·理段落逻辑

百度网盘课程

通用入口链接!10000G.课程都有!一起学习吧!

立即点击↓ 获取课程!

晓雯老师外刊精讲课 | 学词汇·破长难句·理段落逻辑下载

中国是诗(含对联、歌谣)的国度,数千年文明史,诗词如林,蔚为大 观。无数诗人通过具体、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多方面地展示了广阔而复杂 的社会生活,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描绘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 化、社会风尚及历史发展趋势的“史诗”,也为当今的高考命题提供了素材。 引诗入题,

晓雯老师外刊精讲课 | 学词汇·破长难句·理段落逻辑下载



可以丰富历史试题的结构和呈现形式,展示历史文化的博大和深厚, 使严肃的试题也多了些诗情画意的味道。《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 出了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高考历史试题中恰当地引入一些诗词,既对增强考生学习历史的兴 趣、提高文学修养、拓宽知识面有一定的意义,也有助于历史课程“三维目 标”的落实。


开放性表现在更加贴近社会和关注实际,努力做到材料和信息的开放。开 放不仅在于形式上,更在于内容上。如2004年上海卷第28题提供了新的情境, 并据此提出了问题,考查学生全面而多角度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这个情境 就是2004年4月15日,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的演讲。出题没有围绕演 讲的内容,却是由一件礼物而引出的。复旦大学校方赠送的礼物究竟是什么, 我们不知道,我们只能从材料中得知是孔子的画像以及有关的议论。这些议论 分别涉及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国古代人权思想。我们要根据 甲、乙、丙三种议论,各有侧重地对三种说法做出简要的解释。第31题选用了 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素材来出题,将历史知识与乡土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贴 近现实生活,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设问是要求学生寻找可汲取的信息,具 有明显的开放性,一定程度上检验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同时答案不唯一, 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均给分,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想象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 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也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学生心智的发展。从 某种角度看,历史是一种感受、一种体验,它会体现岀多样性,对它的理解也 是多元的,多元理解可以改变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判取舍非此即彼 的单一模式。

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研究性学习具 有重视“多元角度、创新意识、逻辑整合、情感体验、实践能力、个性发展” 的诸多特点和“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这 个原则在2001年的上海卷中已初现端倪,2002年、2003年又有进一步的发展, 2004年则发挥得淋漓尽致,特别在体现“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方面,更富有 鲜明特色。整份试题都以材料作为题眼,其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运用的 图片、文献、诗词、对联、漫画、地图、表格等材料都是原始的,并注明材料


的出处,显示了材料的历史性、真实性、可靠性,表明了上海卷越来越注重学 术规范的特点,试题本身就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现地方特色,发掘乡土历史资源

体现地方特色,发掘乡土历史资源,加强对地方区域史的考查,这显然是 地方自主命题的特点。2002年上海卷的那道“上海百年巨变”题(第37题) 让人记忆犹新。2004年文综春季卷中以珠江三角洲为切入点,以广州的发展变 迁为主线进行考查;夏季文综卷第39题以“东北地区”为背景,从政史地学科 综合考查东北地区工业振兴等相关知识。2004年上海卷“猪形陶器”题(第1 题)、“切尼在复旦演讲”(第28题)、“徐家汇掠影”(第31题)以发生在上 海的事或反映上海变化的图片做材料,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2004年北京 卷第37题设计了发生在近代北京的“抗争篇” “新生篇”,要求学生编辑“北 京地区人权历史报告”的资料卡片,使学生在组织材料作答的同时,受到强烈 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2004年江苏卷第11、26、30题都考到了与江苏历 史有关的内容,而第20题中“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也是2004年4月18日以 后扬州人外出的一种选择(胡锦涛主席曾在“五一”期间到扬州为宁启铁路宁 扬段正式运营剪彩)。2004年天津卷有“当地民族工业内容”等。这样的试题 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立意好、形式新,将落脚点 放到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

目前中学历史教材实行一纲(《课程标准》)多本,因此考试测量中基本知 识点的确定应该遵循新课标,而不是具体教材。《课程标准》应该作为制定考 纲的依据,高考改革也必然要关注课程改革。通过高考考试方式和命题改革, 使高考与中学教学形成良性互动,使高考真正成为课改的延伸。新课程标准已 颁布,新课程教材已在广东等四个省区全面展开°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近几年高 考历史试题已经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的理念,试题体现的 基础性、研究性和开放性,强调能力和素质,强调学科主干知识,强调理论联 系实际(紧扣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实际),已成为实现“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有效载体。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相 辅相成,高考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高考试题对中学教学方式的改变有 明显的引领作用,必将在更深的层面上体现新课程理念。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12887.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