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和珅和刘墉是死敌。 有一次,和珅要求乾隆以戏耍为名义让刘庸跳河自尽。 乾隆帝也想看看刘墉是如何化解危机的,于是就采纳了这个想法。
在官场打拼多年的刘墉心里清楚,自己若不跳河,就是公然抗命,是死罪。
这是和珅为刘墉设计的死计。 不管跳还是不跳,都是死路一条,结局就是和珅愿意见到的。
和珅画图
无奈之下,刘墉开始思考如何在遵守目的的前提下保住自己的性命。
刘墉突然灵光一现,灵机一动。既然不能违抗圣旨,不如偷梁换柱吧。
于是他央求乾隆,回家洗个澡,干干净净地离开。
乾隆帝没有多想,但和珅心里却是敲打着鼓。
刘墉洗完澡就来到了皇宫。 他站在宫中的一条小河边,正要跳下去。 和珅在一旁看着。 这时,和珅露出满意的神色,刘墉却又从河里爬了出来。
刘墉的衣服沾满了水,跑进了乾隆宫。 乾隆问道:“爱卿,你真的跳河了吗?”
刘墉答道:“陛下,我真的跳河了,在水里遇到了一个人。”
乾隆满脸狐疑,问道:“爱卿遇见了谁?”
刘墉答道:“陛下,我见屈原时,问楚怀王是否依旧是王?”
乾隆又问道:“爱卿,你是怎么回答的?”
刘墉说:“大臣对屈原说,楚怀王这样昏昏沉沉的君主已经不在位,现在的皇帝是清朝明君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
话音刚落,乾隆就对刘墉竖起了大拇指。非但没有责备刘墉,而是因为他的忠诚,给了他很多奖励,所以和珅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这篇故事不仅展示了刘墉与皇帝相处时的超凡情商,也体现了他的聪明:刘墉用屈原的典故来暗示乾隆皇帝不应该被身边的奸臣蛊惑,应该关注真正为国家做事的大臣。
当然,这只是关于刘墉的一个小插曲,故事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但历史上的刘墉确实不是一般人。
刘墉
刘墉,字崇如,1720年生于山东诸城,今山东高密。是清代的政治、书法家。
值得一提的是,和珅确实被刘墉查处。 1799年3月,79岁的刘墉被嘉庆封为太子少保,奉命调查和珅,查出了和珅的20项罪名。
和珅被嘉庆处死,家中赃款8亿两。 当时清朝的年税收不到七千万两,所以历史上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